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follow
V2EX  ›  汽车

油车不能智驾吗?

  •  
  •   follow · 10 天前 · 7398 次点击

    纯好奇, 油车不能智驾么?理论上,所谓智驾,就是装个台式机在车上; 如果是油车缺电,弄个小电池,类似笔记本带个电池也行,

    似乎各种宣传都是电车才智驾

    115 条回复    2025-04-08 18:19:19 +08:00
    1  2  
    wy315700
        101
    wy315700  
       9 天前
    @swiftg #100 事实就是人类的芯片功耗是越来越高的。
    高通 810 当年号称大火龙,但是那个功耗在现在的手机芯片眼里,都是小弟弟。

    另外,智驾并不只有芯片,几十个传感器也是要耗电的。
    雷达功率越高,看的就越远越精细。
    wy315700
        102
    wy315700  
       9 天前
    @swiftg #100
    另外。12V 电瓶 2kw 基本上是极限了。
    增加 1kw 必须得改电压。
    archey
        103
    archey  
       9 天前 via iPhone
    ……… 貌似现在的 L2 算力好的才几百个 Tops 吧,小米出事那个才 80 个。这还不如一个民用中高显卡,说油车电控带不动,这不是扯淡么。L2 油车叫车道保持 ACC ,5AU ,开车睡觉也是一大把。还精细化控制,这点能力控制油车手到擒来。
    swiftg
        104
    swiftg  
       9 天前 via iPhone
    @wy315700 你要这么说,我觉得没有讨论的必要了。以后芯片行业都不发展了,只靠堆功率吧。1kw 的车载电脑,不敢想象

    最后提一嘴,上面说的高阶智驾系统 200w 功率是包含一整套传感器和摄像头的总功率
    xhslyf
        105
    xhslyf  
       9 天前   ❤️ 1
    @swiftg #97 关于音响功率。
    车上的音响功率有两种标定方式,一个是“RMS 有效功率”,一种是“PMPO 峰值功率”。
    后者是瞬时可以达到的峰值功率,可能也就 1 秒,不可持续,你要看一下你说的 12V 纯油车到底采用的是哪种指标。
    有些标定“PMPO”1000W 的,也许“RMS”只有 100 多 W 。

    关于发电功率。
    我了解到的“12V 纯油车”发电功率都是几百瓦,你说的 2KW 可以发一下车型么?需要到年代和具体版本,有点好奇。
    退一步讲,即使真的有 2KW ,通过内燃机发电,是和转速有关的,从舒适性来讲,为了发电,即使低速行驶也保持发动机高转,无论是油耗还是静音,都不理想。

    关于油门迟滞。
    Android 的碎片化应该都有所耳闻,不同燃油车的油门迟滞是不同的,如果要针对这些车型去调教智驾,难度可想而知。也就是说,不是不能做,而是费力不讨好!
    所以才会说智驾至少都是在 48V 轻混上搭载,因为 48V 轻混系统可以通过电机为发动机提供扭矩,大幅缓解油门迟滞。

    关于智驾功耗。
    这个其实和前面的那个发电功率有关,如果只是几百瓦的发电功率,目前车上的用电设备已经基本占用完资源了,还要留一些冗余。
    如果真的如你所说,12V 电气系统的纯油车发电机的发电功率有 2KW ,那还要考虑整车的电气系统,目前传统燃油车电气系统都是按照 12V 电压来设计的,智驾硬件、芯片等是否全都能工作在 12V 下?如果不能,就要重新改造电气系统,那就又回到了之前讨论过的,此时这辆车至少是改造成了 48V“轻混”。
    swiftg
        106
    swiftg  
       9 天前 via iPhone
    @xhslyf 关于音箱功率,即使峰值功率只有 1 秒,也足以说明汽车的供电系统足以应付

    关于发电机功率,我的老爷车是 2018 款宝马 G38 ,发电机是博世 0 125 812 023 ,发电电压 14V ,电流 180A ,相乘是 2520W ,这个功率只需要发动机怠速运转在 1000 转左右

    铅酸小电瓶是 12V 105AH ,相乘是 1.26 千瓦时

    冷知识:CPU 的工作电压只有零点几到一点几伏,各种传感器和摄像头的工作电压也只有最高几伏,你就是用 1KV 的高压电池,也得降压下来用

    建议你看看我发的那位博世总裁的解答
    swiftg
        107
    swiftg  
       9 天前 via iPhone
    @xhslyf 闲鱼搜了下我这个车的发电机拆车件,发现还有 14V250A 的,合 3500W ,可能是小改款或者选装了更高配置车型的
    xhslyf
        108
    xhslyf  
       9 天前
    @swiftg #106 去搜了下,的确如此,有 2KW 的发电功率,但宝马 5 系算是高端车型,不知道 20W 左右的油车是否有这样功率的发电机了。

    那看来“电”这一块并不是制约油车智驾的核心问题,但我觉得内燃机+变速箱这一套机械结构依旧是让智驾在油车上无法大面积铺开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发的文章中说“油车加速响应更平顺”,这一点在一些小排量涡轮车上并不是如此,这些涡轮车因为排量小,涡轮起压慢,加速谈不上平顺,而且有些车的变速箱调的不好,顿挫感也明显。

    而如果换成一辆电机驱动的车辆,哪怕是几万块钱的廉价车型,动力输出依旧可以做到平顺。
    在油车上,如果要减小迟滞,要么自吸、要么机增,涡轮车的话也许需要排量大,或者就是 48V 让电机帮忙。
    变速箱也要调教的好,否则换挡依旧顿挫。
    在油车上加智驾,这个问题还是之前我说的那样,不是做不到,而是费力不讨好。

    所以现在“BBA”中也只是看到 A5L 这样的高端车型是确定引入华为高阶智驾的,这样的车型有足够的成本去解决“迟滞、平顺”的问题。

    ——————

    在我看来,这就是技术问题导致的成本太高,而引发的市场决策。
    技术问题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市场原因,而不是颠倒过来。
    因为如果真的能轻易的让油车在“智驾”甚至是“智能化”上轻松的追平电车,那为什么不做呢?有钱干嘛不赚呢?

    如果一定要从市场角度去找原因,我觉得核心是,想要全面竞争,在纯油车的平台上,做不到。
    “BBA”为代表传统车企是面向全球市场,车型平台和供应链体系也是建立在面向全球的基础上,这些车企不愿意为了中国这个市场去改变,哪怕中国是他们最大的单一市场。

    因为如果要去追逐现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就要重塑或新建车型平台和与之对应的供应链体系,因为现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智驾,而是包括智驾在内的“智能化”。
    单纯的在燃油平台上加一个智驾,且不说智驾效果是否能拼得过电车,就算拼得过,也只是完成了“智能车”的一部分功能而已。

    传统燃油车企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上甚至有百年的积淀,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就是从零开始,甚至都和特斯拉以及中国其他车企不在一个起跑线,要从落后开始追赶。
    xhslyf
        109
    xhslyf  
       8 天前
    @xhslyf #108 关于小排量涡轮起压慢导致油门迟滞会影响智驾,我补充一个场景。

    我平时用智驾时,有时候会出现旁边车道的车速只是比我稍快一些,但我必须变道的场景。
    比如匝道汇入主路时,加速车道快结束了。
    又或者前方是下匝道或右转车道,我必须变道过去。

    这时候智驾会立刻提速,将我的车速提到旁边车道的车速之上,然后进行变道。
    因为电车油门几乎零延迟,这个过程其实非常顺滑,但如果这时候是一辆有油门迟滞的油车,这个提速过程就会被延后几百毫秒甚至一秒,而这点时间有可能就会错失变道的机会。
    如果要将油门迟滞的时间纳入到智驾逻辑当中,那么多车辆,迟滞时间都不相同,也是挺麻烦的。
    likai
        110
    likai  
       8 天前 via Android
    别的不知道,我关注的奇瑞瑞虎 8l ,高配是有 l2 级自动驾驶的。
    就是不知道这玩意和新能源的智驾差多少
    swiftg
        111
    swiftg  
       8 天前 via iPhone
    @xhslyf 用多大的发电机和车的级别没关系,只和这辆车的电气系统总功率有关,如果这辆车设计的用电功率比较大,车企自然就会用一个更大功率的发电机。同一辆车,只配了收音机和选装了十几万额外电气配置的,用的发电机功率肯定不一样

    我不知道你长时间开过油车没,照你说的内燃机+变速箱这么不堪,不知道人类这 100 多年是怎么开车的。

    如果你开过手动档,就会知道急加速前要先降档,自动挡也一样,只是大多数人不会手动去降档,而是由电脑去判断你的意图,这中间就会有延迟。但如果是由电脑驾驶呢?它可以在需要急加速时先直降几档再增加油门。电机响应快也并总是好事,实际的电车反而都是在增加响应时间,尽量平缓模仿油车的线性加速,否则开车坐车的人会受不了

    现实是,十多二十年前,油车就已经在高端车型上装配 ACC 自适应巡航了,到现在已经是非常普及的配置了。只是大家没叫它“智驾”而已,一个规避法规的营销术语。你可以说油车的 ACC 没有当前最好的智驾智能,但它缺的是更强算力的芯片和算法还有传感器,它不缺对车辆加速、刹车和转向的控制

    文章里这位博世总裁都说了,博世测试,包括在量产项目上都验证了,智驾配合内燃机完全没有迟滞影响。电脑比人类反应更快,开得可以比人类更好
    xhslyf
        112
    xhslyf  
       8 天前
    @swiftg #111 内燃机+变速箱相比电机,就是这么不堪,尤其是在廉价油车上尤其如此,双向两车道的路况,之前开一辆低排量涡轮车,想超个货车真的是要做足充分准备,因为排量低且有迟滞,需要提前拉转速,否则只要对向稍有来车,或者超车时大货车加一点速,就有可能超不过去。
    而比我上面说的那辆油车售价更低的电车我也开过,那辆电车是 7 年前的老车,是当时能找到的几乎最便宜的五座电车,售价 6.*~8.*万。
    电门平顺无迟滞,低速动力充足,因为受限价格和时代,时速过 100 后,加速性能会有不足。但同样路况超货车,就是一脚电门的事情,根本不用去考虑什么转速、降档、油门迟滞。

    你后面的那些“提前降档、电脑判断不精准、智驾提前降档”等等,其实就是在印证我说的结论:“油车加智驾,不是做不到,而是费力不讨好!”,给油车加智驾,就是类似针对碎片化严重的平台去做开发。
    swiftg
        113
    swiftg  
       8 天前 via iPhone
    @xhslyf 不也不先反驳你的油车加速响应一定没电车快车快的固有认知,这不重要了

    回到 op 的主题,油车是否可以增加智驾。先不论油车的加速响应怎么样,无论加不加智驾,一台车的响应速度还是那样,并不会因为增加了智驾就变得更迟钝。

    给出任意一辆车,无论动力形式,增加智驾后能接近、达到或者超过人类驾驶这同一台车的效果,这智驾就是合格的,也就是说,这台车是可以安装智驾系统的。

    你不能给一台奥拓装上智驾后说它加速响应不如小米 su7 ,然后得出结论—奥拓不能安装智驾系统

    我看了很多说油车不能用智驾的理由,但还没人说是因为油车加速响应慢

    最后,一个频繁急加速的智驾系统我是不敢用的,好的智驾系统应该提前规划和预判路况,全程丝滑没有急加速和急刹车
    freeair
        114
    freeair  
       6 天前
    @jackerbauer #28 分地区的,不少国家,电车打不过油车。
    locoz
        115
    locoz  
       5 天前
    @swiftg #111
    “实际的电车反而都是在增加响应时间,尽量平缓模仿油车的线性加速,否则开车坐车的人会受不了”
    错得离谱,增加响应时间只是为了让开习惯了油车大开大合的人能快速适应电车,而不是响应快就不好。事实上对于水平高的人(和辅助驾驶系统)而言,更快的响应速度能做到更线性、精准的速度调控,实际体感是更好的,在需要平稳的时候完全不会有那种突兀的加减速感,就跟坐高铁一样的感受。
    1  2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08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3ms · UTC 18:06 · PVG 02:06 · LAX 11:06 · JFK 14:06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