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houzm 2014-12-16 08:51:10 +08:00
所以,输了嘛
|
2
welly 2014-12-16 08:54:45 +08:00 via iPhone
如果老毛子搞这些,说不定现在地球两大Boss开始打星际战了。
|
3
seki 2014-12-16 08:56:09 +08:00
因为他们的电子技术落后了不少,造不出性能那么强的计算机,研究也就无从谈起
|
4
ZMOM1031 2014-12-16 08:57:32 +08:00
因为德国战败后科学家都到美国去了
|
5
Leafove 2014-12-16 09:01:11 +08:00 1
"献礼"前关注核武器
"献礼"后关注常规武器 那时候牛逼的人都分配去研究武器了 |
6
rock_cloud 2014-12-16 09:02:15 +08:00
貌似那会毛子搞了一个三进制计算机,然后败了=_=#
|
7
ichigo 2014-12-16 09:07:06 +08:00
研究航天航空、军工武器了。
|
8
tabris17 2014-12-16 09:17:50 +08:00
苏联计算机基本靠抄袭美国人
|
9
tabris17 2014-12-16 09:23:25 +08:00
貌似90年代之前苏联都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之后苏联就解体了
|
10
clino 2014-12-16 09:24:16 +08:00 1
http://www.cccpism.com/book/lilun/own/shikong.htm
"在美国的军事系统中,高级算法语言从六十年代后期就开始被广为应用。过多的军事计算机资源和过高的程序员劳动成本是高级语言在苏联军事系统中难以流行的两个主要原因。" |
11
66beta 2014-12-16 09:35:31 +08:00
但是那时期苏联的半导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美国开始玩集成电路的时候,苏联用半导体和钢造出了米格25,至今依然是最快战斗机
|
12
tini8 2014-12-16 09:39:18 +08:00
一个崇尚集体主义,压制个人自由思想的国度,注定难在计算机领域建树
|
13
sinxccc 2014-12-16 09:42:51 +08:00
我觉得关键还是美国点出了 ARPANET 这个大杀器,然后在商业化上,像PC机上又占了先。
平衡行动的时候提到说苏联人对 VAX 的源代码很感兴趣,证明至少那个时候他们是有类似的机器的… |
14
guotie 2014-12-16 09:47:21 +08:00
标题不是已经说了吗,美国出了那么多大师,所以才有那么多编程语言啊
|
15
HowardMei 2014-12-16 09:58:25 +08:00
原因肯定是综合的,不过种科技树和种普通树一样,有三个主导因素:
肥沃土壤:适合创新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如雄厚资金、大量人才、开放交流等; 优良种子:宗师级的领军人物,如冯诺伊曼这类大牛,显然是长了腿的,会自己找合适土壤生存; 合理园艺:恰当的需求提出恰当的问题和挑战、良好的发展路径取舍和项目管理等等,这些通常是足够数量的其它领域大牛们各自实践、优胜劣汰总结出来的。 三者缺一项,都很难种活科技树,或者只能种出低产出科技树,一般国家、社会、民众能做的是提供肥沃土壤,然后用政治、经济、外交手段鼓动别人犯错作死,最后军事上轻轻推一把,把土豪搞崩溃后霸占种子——安格鲁萨克逊人玩这种游戏好几百年,经验丰富。 美国一、三两项本就有积累,还恰好遇到一战二战,吸引大批欧洲精英用脚投票,三项齐备;苏联各种悲摧、各种作死,犯了不止一两个错误 -_- |
16
wy315700 2014-12-16 10:08:49 +08:00 3
告诉LZ真相吧
二战的时候,美国和苏联瓜分了德国 但是 苏联拿到的是武器工厂和设备 而美国拿到的是 科学家 所以 后续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
17
2232588429 2014-12-16 10:18:47 +08:00
嗯,是的,苏联把整座整座的德国技术工厂都给搬到了国内,所以军工技术全球领先。
|
18
watsy0007 2014-12-16 10:29:08 +08:00
不知道俄罗斯黑客很屌吗?
|
19
cctvsmg 2014-12-16 12:39:11 +08:00
在V2发这种政治贴有意思么
|
20
est OP @cctvsmg 目的不是整治贴,抛砖引玉能偶然得到10L那个链接内容就很不错。
摘抄一句: > 到了五十年代后期,一种全新的产品出现了,那就是软件。它集中了控制手段和控制过程的智慧精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军事系统质量和效率的代表。不过,那些行政管理人员似乎一时还难以理解这一新观念。他们几乎毫不在意软件开发,不分配足够的人力和时间,也不投入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在软件开发上。很多官员认为程序不可能满足特殊的需求,甚至认为程序可以由使用者自己来编制。这种态度常常会导致开发人员间的冲突,更有可能引发用户的不满,毕竟大部分用户并不懂编程。上述情况也拖延了工期。 呵呵。多么写实。60年过去了,不变的依然没变。 |
21
efi 2014-12-16 13:45:03 +08:00 1
计算机编程语言和程序是信息产业的生产工具。信息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抽象和后工业化的产业升级。苏联在实体经济上失败了,因此没有产生基本的信息产业,也就没有为信息产业提供生产工具的大师。
|
22
min 2014-12-16 13:48:38 +08:00
有钱就是任性
没钱只能玩泥巴 俄国人模拟计算机当年玩得挺好的,话说美国人在缺数字计算机的时候也玩模拟的 不过任性的玩家,点科技树apm会比较高,你懂的 |
23
ChiangDi 2014-12-16 13:56:04 +08:00
因为战斗民族没钱,玩不起计算机。。
|
24
hcymk2 2014-12-16 14:00:06 +08:00
到七十年代后期,大约有10万名程序员为军事系统开发了数以百计复杂的计算机程序。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十倍,达到了平均每人每天编写1到3行代码的程度。程序设计错误问题和实时程序的可靠性问题变得日益紧迫起来。由于程序在调试过程中需要用到真实的军事设备,但这些设备又非常昂贵,万一丢失或损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工程师们在技术型计算机上开发了专用于模拟实时环境的试验台。
|
25
efi 2014-12-16 15:03:51 +08:00
The computing industry in the Soviet Union always lagged behind tho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The reasons for this were varied, but stemmed from having almost no industrial base at the time of the 1917 Bolshevik revolution, no large-scale punched card industry, and no commercial computing industry analogous to IBM that would have helped foster competition. Also, the Soviet government did not aggressively promote computer construction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or immediately after.
[...] when their government decided to copy the IBM 360 system in the 1960s instead of relying on their own enormous community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talent, Lebedev, Glushkov, and several of the Soviet Union’s established computer scientists fought this directive vigilantly while trying to retain faith in their political leaders. http://www.sigcis.org/?q=node/85/ |
29
gdgoldlion 2014-12-16 18:01:52 +08:00
读过《密码传奇》这本书。二战时,破译英格码,最后搞到用机器自动破译,图灵那时候也是做这块的,现代计算机的很多思想都是从这个破译项目源头的。战后英美的关系,大家都知道的=。=
|
30
yuhaaitao 2014-12-16 19:47:45 +08:00 via Android
做平台不易,失去机会,后来就被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