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econdwtq  ›  全部回复第 111 页 / 共 121 页
回复总数  2407
1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 121  
2016-02-10 13:50:00 +08:00
回复了 tanteng 创建的主题 NGINX 请帮忙参考一下,关于二级域名的取名和 nginx 的配置!
我的意见:博客主要使用 blog 子域名,这个就好像访问一个常用邮箱服务,一般都会习惯性地试 mail.163.com, mail.qq.com ,微软和谷歌之类服务品牌脱离母站的也是这样的。不过你可以把 dev 子域名 301 到 blog 上,虽然实际意义貌似不是很大
@ffffwh 这个属于“命”的范畴,一般人只能认。
存在变数的还包括经济趋势,移民局的政策甚至于你自己,家庭的运气 ... 之类许多因素。

@eccstartup 我还真不知道铜币怎么送... 你这条回复花了 5 个铜币,一个感谢 10 个铜币,这样算只够再发一条回复的...

@kingcos 貌似有点 naive 。
如果你是 IT 的话,据我了解,主题中的三个地方的相关产业发展程度一般,就算你有本地的学历,也不一定能找到本地的工作,相比而言中、美、英等国家的机会要多一些,然而很多时候你读完书之后(中国先排除掉),别说 PR ,连继续居留都比较困难。
在外面继续呆下去或者 PR 的话都是要有本地工作才比较方便的,不过先不管前后的各种手续,就找工作这一步对于许多人来说都不是那么“顺其自然”的。这个貌似是有数据支持的。
排除掉出于其它原因过来,本来就没打算留下来的,半路上改主意想回去发展的,专业选择失误完全没机会的,家里有钱没地花送出来旅游的,本来就没啥本事过来碰运气的,自己不争气英语废柴的 ...
我觉得我们还是有点可能的,或者,我们自己变成了上面的某种人。

大家提出的意见倒是让我明白了:人的命运就不可以预料,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如果你也有意于此的话,共勉。
@maplerecall 没有出柜的想法... 这个还是得找 @scusjs
@scusjs 我瞅了一下头像,不用看 id
@gzxultra @rubyvector @abbatuu @shallyy 言重了,小学有两年没上,大概是我爹唯一能帮我拼的一点东西...
关键问题在于,年龄问题 ignore 掉,做不了什么事的话走哪条路都是废物。
@CD @Yc1992 @abbatuu @tianshilei1992 几位貌似忽视了一个问题,如果我在国内发展不挪窝的话,在国内读到博士后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鉴于我的长期目标是移民,事情就有点复杂:首先 30 岁这个时间节点,我有一半以上的可能已经不在国内了,并且如顶楼所说,对工作没有太大期望。另外移民的话显然是洋学位更有价值(本身含金量不一定比国内要低,当地认可度更高,一般签证也会给境内 Job Searching 的时间 etc.)

另一种就是像 @nikoukou 说的,用国内研究生做跳板,这个 机会有多大 倒不是很了解。这么说,本科没能靠自己上好学校,我还真不觉得再呆两三年就能。不过:

* 这里有一个现实条件就是我是很难到国内顶尖高校 /实验室读研的。
* 还有,据我了解,顶楼我列出的几个地方,没一个经济好的... 中国再这么下去也是不好说,没办法,新常态只能适应
* 英语的话虽然我觉得还不差,但是是会碰到天花板的... 按照现在我雅思平均分 7 都不一定有的情况,感觉大概一辈子都考不到 4 个 8.

@nikoukou 说的情况大概 survival bias 比较严重,因为机会和运气的成分太重,所以我才会有伺机而动的想法,中国有句古话,叫闷声.. 不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里最大问题之一还是到一个不大好的地方读三年研,还是赚三年钱+工作经验的权衡。
最坏的情况就是像 @northisland 说的一样,在国内耗了三年硕士,然后过几年又到国外读两年 master ...
类似的问题我前段时间也遇到过,桌面平台下 Chrome 就不会, Safari 和 Firefox 都是这样。不过当时没深究
@mfaner 和 @cbais7890 提供的信息非常有用,感谢已发送
@stupidcat PhD 暂时是真没啥想法...(建立在不是很了解的基础上,不过我相信人的观点是随时可能改变的) 而且我不大了解其他学校的情况,兄弟这个“ 985+能够保研的成绩”的标准要是按照 @livc 这楼里面来的话那大概没戏
@livc 那这么说你们每一届保研人数是个位数咯... 我怎么感觉 30% 还说得过去。
@ETiV 显然在大陆不可行 :),不过要是真有的话想起现在创业是怎么忽悠的就感觉大概会很欢乐

@gqz149275 @Pastsong
这里的情况解释一下, US 对于 IT 来说貌似比其他几个移民国家要好很多(教育、就业还有整体环境等许多方面),但是移民政策貌似不是很友好,费用来说据我了解如果没有奖学金 /政府资助的话还是相对比较贵的,吸引力比较有限。

@mortaleye 这个方案唯一的问题就是一般的应届生短时间是很难赚够需要的钱的,不过目前我觉得是最稳的了,虽然我对自己能不能在一线城市扎根没什么信心

@66CCFF 握爪,家里人的观点是学历高出来工资更高,不过我觉得在 IT 这个行业范围中,如果自己技术能力不是太差的话,许多岗位干两年不比研究生差,顺便还送经济独立+工作经验+社会经验没准还有人脉。
想像一下过年的时候出现类似“赶毕了业分配到哪儿去啊”(原话,分配,没错是“分配”),“考不考研啊”这样的问题...简直日了狗了
2016-02-07 14:44:09 +08:00
回复了 lenovo 创建的主题 Python 8 年时间还不够消灭 python2 么?
我觉得前端开发者有一样的话要说...
2016-02-07 10:36:44 +08:00
回复了 Bac2 创建的主题 NGINX 请教一个 nginx rewrite 问题,www->non-www 强制 https
server {
listen 80;
listen 443 ssl;

server_name www.abc.com;
ssl_certificate ***;
ssl_certificate_key ***;

return 301 https://abc.com$request_uri;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abc.com

return 301 https://abc.com$request_uri;
}

这样试试呢
楼主如果去看 Compiler 前端的东西的话,我觉得作用是有助于理解语言中一些语法设计和坑。不过我发觉现在一个现象是,一些教科书之类的东西偏向于讲解静态语言,实际遇到的许多项目则是动态语言。这个地方 VM 优化比前端的分量要重很多,我倒是没有太大兴趣,但是这也是楼主研究的空间。对于后端这部分,我感觉楼主大致了解一下的话,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一些 JS 对象、属性、闭包、函数调用等方面的效率问题,当然这些和所针对的引擎有很大关系。
@joyee 据我了解, JS 引擎主要重心是优化(至于 ES6 新特性的实现什么的就不是很清楚了),这也是现代编译器工程的重点。比如 WebKit 的 JSC 引擎就从最开始的 tree 解释器,发展到 bytecode 解释器,再到现在的 LLInt - Method JIT - DFG - FTL 架构,轮子一点没少造。

不过传统上 JS 引擎确实被认为是“浏览器内核”的重头戏。我最早认识 Chrome 好像也是看到 V8 跑分比较吊,感觉在很多人眼中 Layout engine 完全被无视的样子。
我还真是那种“ google 换 doodles 就是文化,国厂根据节日修 Logo 就是扰民”的人

因为我现在不大喜欢过这个节,所以看到这些东西心情不是很好
还好这种软件就没装几个, Google 也从来都是 Omnibox 唤出来。不过看着楼主这满文件夹都是这个德行感觉很喜感
@wizardforcel

把范围限制在 现代 OpenGL 的 Core Profile 里面,如何 正确的实现 2D Vector 绘图?

WebGL 的问题 45L 解释的很清楚,不过是将不同类型的调用委托给不同的 API 。
并且我所讨论的是浏览器绘图工作中 dominant 的部分,我们现在日常所浏览的页面中,和 WebGL 沾上边的有几个?倒是 Composition 到处都是。
@jukka

cont.
据我所知,现代浏览器引擎主要的绘图工作是委托给 Cairo , CoreGraphics , Skia 这样的 2D 绘图引擎的。如果一般人要从零开始写这样一个绘图引擎,也应该主要使用 CPU 算法(根据我有限的 CG 知识,类似的算法也会在 GPU 底层被应用)。我上面所列举出的库,可能在实现细节中利用了 GPU 的 3D 加速,但是这部分内容和楼主的目的距离就太远了。不同的硬件,不同的 OS ,可能使用不同的渲染引擎,不同的渲染方式,我觉得这不是楼主想要的东西。

关于利用 GPU 进行 2D 渲染的问题,可以看一下这个项目 https://github.com/memononen/nanovg ,非常精致的一个库。不过在功能上好像依然没办法和 Cairo 这样高大全的项目相比。学术界也有一摞的 paper ,然而我还没有见到过大规模实际应用的详细信息。顺便, Khronos 是有矢量绘图 API 标准 OpenVG 的,但是目前的硬件实现好像并不能达到 universal 的程度(据说移动 GPU 有实现,桌面端的话, NVIDIA 在 OpenGL 上面做了一个扩展 NV_path_rendering ,并且做了一堆的广告)。

不过另一方面, Web 前端中是有 Hardware Acceleration 和 OpenGL 的概念的。这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主要来源于 WebKit 引擎, Apple 官方 repo ):

* WebGL 。这个很直接,就是调用 GL 的 API 绘图,不过 WebGL 提供的 API 是 GLES 的(在 Win 里面可能被 ANGEL 转换掉了)。
* Canvas 。可以理解为 Cairo 等绘图引擎的接口直接暴露给了 JS 。灵活性高(理论上所有用其他元素能画出来的东西都能画出来,其他元素画不出来的照样画不出来),效率不大好说,但是最后还是由绘图引擎进行实际的绘图。
* Composition 。概念上类似于基于 Sprite 的 2D 游戏,就是将某些元素单独渲染到 GPU 贴图上,再渲染到页面中,目的是在动画发生时无需使用 2D 绘图引擎重绘该部分。当然有一个假定前提就是动画过程中该部分内容不会发生改变,因为根据以上所述, GPU 在绘图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有限的,更准确的说,其能做的所有事情就是 play with the sprite ,面片的透明度、颜色、 transform , etc. 这就是熟悉 CSS 的同学们喜闻乐见的 translate/scale/rotate3d, opacity 等属性的“硬件加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也不是必须的,因为基本都是 2D 引擎可以模拟出来的东西,编译时 FLAG 关掉,就可以 fallback 到 2D 的渲染模式。

如果有做 iOS 的同学的话,可以打个比方:浏览器中核心绘图引擎的作用类似于 CoreGraphics , OpenGL 的作用类似于 CoreAnimation ,当然有可能 CoreAnimation 的底层就是 OpenGL 。
@jukka Web 前端的核心部分,还真跟 OpenGL 关系不大。
OpenGL 是一个 GPU 3D 绘图的 API ,而前端渲染主要涉及的是 2D 矢量绘图,如果你只是搞游戏的话,对矢量绘图可能不是很了解。
简单来说, GPU 不适合 2D 矢量绘图。

游戏(尤其是追求画面效果的 3D 单机游戏)的 rendering 部分的最大目标之一是用最少的硬件资源得到最好的即时渲染效果,这个“好”往往是和“真实”相对应的,聚焦于灯光、贴图等方面,利用的图元是点、面等。而矢量图中,最重要的图元是 Path (有点像 PS 里面钢笔画出来的那玩意, SVG 里面也有涉及),对于填充、线型、曲率等细节的正确性要求较高,同时还存在一个文字排版的问题(这个倒是和游戏沾点边,因为 3D 里面到处都是的贴图无法直接解决游戏 UI 文字渲染的问题)。

剩下的事情很简单,假如要用 GPU 渲染一个无填充矢量圆环路径,用单个四边面表示的话,那是对像素填充率的浪费,如果利用 3D 建模中的手段,大量面片拟合的话,且不论效果好不好,效率又成了问题。
错误信息已经告诉你是 exec format 不对了,不过这只是最表层的问题,其他的详细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pplication_binary_interface

碰到这种情况如果我手头没 Linux 的话也可以放 VPS 上面试试。
2016-01-26 13:03:56 +08:00
回复了 kepenj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想咨询一下成功肉身翻墙的工程师关于英语口语提高的问题。
中文都说不顺口的默默拿小本记下…

@joshz 能否八一下 恶魔的奶爸被扒皮 是什么事情?
2016-01-26 11:31:02 +08:00
回复了 evakiss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国内 V2EX 很火,国外有没有类似于 V2 的 IT 论坛?
HN 和 V2 貌似不是一个等级的
StackExchange 的各个分站, Quora ,也是形式有些不一样
Reddit 有种西方的百度贴吧的感觉
各种 mailing list, Google Groups
还有各种专门的论坛,比如 ArchLinux , React

再偏一点的就是 Twitter 和各种零碎博客
想找一个和 V2 差不多的还真有点难
2016-01-14 21:06:22 +08:00
回复了 welefen 创建的主题 Node.js ThinkJS 2.1:支持 TypeScript,性能提升 90%
滋瓷 TypeScript 的库不多啊。

不过为啥那个链接 404 了...
1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 121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38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9ms · UTC 17:42 · PVG 01:42 · LAX 10:42 · JFK 13:4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