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她想的也没错,她不来撺掇我我肯定不会去做这种事。虽然能理解这种事,在饭桌上敬个酒也相当于活跃活跃气氛,但就是很不爽,很童年阴影
@
V2April 你这个想法我也有过,后来我琢磨了一下,这就是认知缺陷导致的服从性测试(简单理解为就是别人这么干我也这么干),我顺便问了下 AI:
这种情况可以从心理学的几个角度来解释:
权力和控制:
施加者可能通过让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来获得一种控制感或权力感。心理学中,这种行为可能与权力距离或支配性行为有关。有些人通过控制他人来提升自己的自尊或满足某种心理需求。
社会规范和文化压力:
在许多文化中,过年敬酒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尤其是在团圆或庆祝的场合。施加者可能认为这是文化或社交的必需,即使知道你不愿意,也出于对传统或社会期望的遵循而坚持让你参与。
忽视他人界限( Boundary Violation ):
施加者可能缺乏对个人界限的尊重或理解。心理学上,这可能显示出他们对情感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缺失,特别是在识别和尊重他人感受和需求方面。
认知失调:
施加者可能认识到你的不情愿,但由于认知失调的现象,他们可能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认为这是“为了大家好”或“这是传统”,以减轻自己施压于你的内疚感。
强迫性行为:
如果这种行为重复发生,且施加者在被告知后依然坚持,这可能涉及到某种程度的强迫性人格特质或行为模式,表现为对特定行为的执着或强迫他人遵从。
沟通障碍:
可能存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你的反馈可能没有被有效地传达或被施加者理解为不重要的,或者他们可能误解了反馈的严重性。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策略:
明确沟通:再次明确地表达你的不情愿,解释为什么这个行为令你不适,尽量避免情绪化,使用“我”陈述(如“我感到不舒服”而不是“你让我不舒服”)。
设置界限:坚定但礼貌地拒绝,提出其他可接受的替代方案,比如敬酒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祝福。
寻求支持:如果情况不变,考虑从家庭或朋友那里获得支持,或者在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处理这种人际关系中的压力。
心理学的解释可以帮助理解这种行为的动机,但改变这种动态可能需要双方都进行反思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