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TimePPT  ›  全部回复第 6 页 / 共 138 页
回复总数  2743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38  
之前也遇到过各种 Ligatures 不正常情况,后来索性关了:)
@Noah1984 这个我认同。

这里面牵扯到两个有意思的点:
1. 大模型把产品 mvp 的门槛降低了,但实际上产品活下去的门槛并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了(因为供应量上来了,需求并没有增长多少)。所以一味的多做产品不如做精产品
2. 那么一波流产品是不是就完全没意义了?也不一定,作为产品验证的前期环节,早投放早得到反馈是好的。万一呢?
@Noah1984 哈哈,猜你会这么说,所以没打完。

所谓的护城河,并不来自手段本身。一般会认为,不就是套壳么,如果我知道 Prompt ,我也能——这就会导致很多人觉得,没有门槛,你套我也套,最后比拼什么?

但问题就在于:
1. 好的产品本后的 Prompt 及配套的工程,如果没有被完全 hack 出来,你是做不到效果一致和一样好的。
2. 即使都 hack 出来了,你的成本是不是和好的一致甚至更低?

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点:什么是门槛?
门槛并不是简单的产品实现,而是 knowhow——包括怎样写与迭代 Prompt ,怎样做配套的工程实现,也包括怎样设计产品界面,怎样调研产品需求,怎样拿到流量与反馈,怎样降本,怎样推广,怎样融资……

提两个 case:
1. 同样是 AI IDE ,为什么先做的 Github Copilot 没火,Cursor 先火了,字节家 copy 了个 Trae ,虽然有人用但内部人都嫌弃,而老牌 IDE Jetbrains 家的 AI 助手,狗都嫌?
2. 同样是最近大火的 AI Coding CLI ,为啥 Claude Code 好用,Google Gemini Cli 就只是能用,OpenAI 家的 Codex 都罕有人提?

不就是套壳么……
是否有商业价值和是否是提示词包装(套壳?)并没有直接关系。
包装提示词只是手段,商业价值来自于用户市场、市场供给……
@wei2629 屠龙技+1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不做底层研究,你就算知道底层原理能手撸,也没啥用,10B 以下参数的模型,几年前训练 pipeline 就很成熟了,100B 以上的大模型,你没数据没算力知道底层原理照样没法训——这跟你知道原子弹制造原理,但没离心机搞不出高浓缩铀是一个道理。

所以你看现在大多高校科研机构做大模型研究,都是跟大厂合作了,高校自己的资源根本不够玩大模型的。
93 天前
回复了 wdv2ly 创建的主题 生活 跨省搬家方案
@TimePPT 这里面算上人工搬运了,不过帝都是电梯房,西南家里是低楼层,供参考
93 天前
回复了 wdv2ly 创建的主题 生活 跨省搬家方案
帝都搬西南某省,找的物流公司拼车,按体积算的,东西比较多(50*50*40 打包纸箱差不多 20 多个,还有些电器,行李箱),不到 4k
@MaoRong 官方 Google AI Studio
小说用 Gemini 合适,超长上下文,比较爽。
117 天前
回复了 chy5301 创建的主题 Python 有没有比较方便好用的 Python GUI 框架?
@crackidz Gradio +1 ,效率奇高
试试剪映旗下的 pippit ? https://pippit.capcut.com/
蓝牙连手机,方便啊
如果有视频需求但拍的少,要不等等 a7m5 ,把视频机二手出了买个全能水桶机岂不是美滋滋
142 天前
回复了 pythonee 创建的主题 装修 基装快完成了,求推荐全屋定制
定制尽量非必要别做,成品看的不爽了随时都能扔了重新买。我自己就只订了橱柜,玄关鞋柜,卧室衣柜。其他都是买的成品的。
北京市内公交地铁都很便宜,景点票价也不贵,但要提前预约,甚至国庆黄金周这种得抢。吃饭在一线城市里算便宜的。特色小吃啥的可以尝尝鲜(但个人都不太爱吃),如果老人想试试烤鸭可以看看便宜坊/四季民福,但有可能排队,可以找个不那么靠近旅游区的地方。
比较贵的是住宿,特别是国庆这种,溢价会很高。上次某之前亲戚来北京,我才知道现在便宜的旅行团现在都住郊区,比较坑……
161 天前
回复了 lxms2021 创建的主题 macOS 求推荐一款可以长截图的 app(mac 上用)
@qbmiller 最新 Mac 版 QQ 肯定是自带长截图的,我每天都在用😂
162 天前
回复了 liu731 创建的主题 摄影 [Sony A7R5] 2025-04-20 宝安红树林晚霞
@liu731 挺好,七分拍三分修,前期曝光准确构图合理其实不用怎么修也很有味道。不过也不用完全排斥后期,后期不全是那种浓厚的滤镜风,后期的第一步往往是「修复与还原」,让前期拍摄中曝光不准,构图缺陷的地方进行修正。
之前和职业摄影师朋友聊,大家有个共识是,所谓的追求直出的自然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本身自然的光信号转化成其他信号后都是会有折损的,且各类设备的偏向本身就很不一样,更不论且相比于设备,人眼的「宽容度」等指标其实更牛,所以真正的所见即所得是不存在的。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38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2131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9ms · UTC 13:40 · PVG 21:40 · LAX 06:40 · JFK 09:40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