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NoOneNoBody  ›  全部回复第 115 页 / 共 123 页
回复总数  2457
1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 123  
@edis0n0 #11
你自己改啊,我又不知道你的具体场景如何
而且搞不清你说的“像素就变了”是什么意思,拼接后还要像素尺寸不变么?
import cv2, numpy
cvim1 = cv2.imread(jpg1)
cvim2 = cv2.imread(jpg2)
h,w = cvim1.shape[:2]
cvim2=cv2.resize(cvim2, (w, h), interpolation=inter)
merge = numpy.hstack([cvim1, cvim2])
...
2023-03-07 00:58:20 +08:00
回复了 Suigintou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各位数字仓鼠、松鼠们,保存东西怎么做好分类?
@xiangxiangxiang #15
不知道怎么说
不想公开——没时间做客服;可以分发,但不想担责
主要是太过“个人”了,自己用每个步骤都清楚,别人用的话操作步骤错了就是一堆 BUG
拿来主义者,import 了几十个包,查错就是件痛苦的事,基本上就是关掉重新操作不再重现就不管了
而且自己用完全不考虑版权的事,给第三方就……

例如,界面在 1080p 无缩放时正常,拿到笔记本 1080p 缩放>1 就已经错位了,4K 没用过,可以想象也是错位的,懒得研究,等将来换了 4K 再算
2023-03-06 12:36:28 +08:00
回复了 linuxgo 创建的主题 YouTube 最近油管经常超时,大家有遇到吗
每年三次,🐶
另外几周前好像被船钩断了一条光缆?
2023-03-06 12:25:10 +08:00
回复了 Suigintou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各位数字仓鼠、松鼠们,保存东西怎么做好分类?
我是写了个 pyqt5+sqlite ,按目录编号
opencv+facedetect 读取图片信息,mediainfo+douban 读取视频信息,手工打 tag ,入库
民事纠纷一般三方无责吧,估计难
2023-03-05 13:08:34 +08:00
回复了 admin13579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一直很好奇的问题,关于 BT 下载的流量
1.
量少(指全网,不是个人)的时候,能识别且能做对应工作
随着互联网发展,体量几何级数增长,且 bt 越来越多,注意,不仅是受众,且不少正版也采用 P2P 分发方式,如软件更新或者视频平台播放等等……
一旦体量增大,要做的反制工作也是几何级增多的,这就变成“成本收益问题”了,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了

2. 不能,但可以“猜”,就是“大数据”方式,显然这也是要不少成本的
2023-03-03 19:44:23 +08:00
回复了 freepoint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大数据已死,元芳,你怎么看?
正常,过去几十年、百年一直循环的现象

不是死了,是求偶期、蜜月期过了而已,那些天天买花、散钱的日子,变成了计算柴米油盐
热度过了,很多投资就会撤退,要么是割了一波跑,要么是觉得无底洞理性回归
加上经济形势以及摩擦产生的壁垒,更加剧了资金断崖式下跌
没钱自然就裁撤没什么产出(看不到预期)的岗位、项目

再说数据分析本身
自一开始就搞不清这热度是怎么炒起来的,数据分析上世纪就有,没什么可追捧的
不是说这东西没有用,很有用。而是真正从事研究的人都知道,这是个漫长的工作,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才能见到较好的结果,从开始就要持有“自己是奠基石”的心态,耐心去做,有生之年做出一个阶段性成果,后世人还在用,已经算伟人了

简单说,目前的数据分析产出还不算高——成本太大,且盈利模式不确定,仅有少量行业受惠,比如不计算盈亏的气象数据分析算是发展较好的
2023-03-02 02:36:33 +08:00
回复了 Skeleies 创建的主题 软件 有没有什么可以不联网本地智能识别分类照片的工具
就说一下做这些事的难易度,然后你想想有可能找到什么工具吧
文字 OCR 训练的工程浩大,不然就是极低准确率
事物就不要想了,人家不知用了多少台机器来训练模型,以图搜图倒可以,opencv.sift 十多行代码就行,就是每图比较相当耗时
颜色和人脸都简单,人脸因为个人相册涉及的熟人不多,所以简单,海量的话(如明星库之类),个人也是难以完成的
2023-03-01 15:43:23 +08:00
回复了 EminemW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如果有个赌徒老爹找你要钱,应该怎么办?
@LeegoYih #11
没用的,你爸明显是能判断后果的人,他爸不是
@NoOneNoBody #36 补充修正
上述“成本”,应为“个人成本”
其实不仅知乎,大部分网上交流场合(含国外)都会考虑互相谩骂的情况,只是“及时”以及“容忍度”的区别
昨天现实生活中,楼下两户人对骂了近一个小时,各种问候家人都出来了,其他住户(包括我),没一个理会的

现实生活的谩骂,成本很高的,很容易升级到肢体冲突,非当事人会考虑自身利益,较少参与
上述两户人,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互相抵触,如果有其他人参与,也会如此

但线上的谩骂,成本就比较低了,只要不转到线下现实中,双方只要离开该场合,基本就是陌生人
所以,线上的对立情绪,更容易引发旁观者参与,从而规模发酵,甚至发展到群体无差别攻击,如果部份人把情绪带到线下或者其他圈子,最终变得不可收拾
线上管理更多倾向掐断苗头,对事不对人,属于 yan lun zi you ,但对人不对事,危险的苗头就生成了

别说知乎了,这里一个生活问题都能变成“你国”、“外国”,不处理的话,首页就基本没法看了,我是没所谓,但你让站长怎么办?🐶
1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 12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451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9ms · UTC 03:22 · PVG 11:22 · LAX 20:22 · JFK 23:2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