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yumenawei
V2EX  ›  阅读

《纳瓦尔宝典》读书笔记分享

  •  
  •   yumenawei · 2022-10-24 15:54:18 +08:00 · 1511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79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序  PROLOGUE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进行思考;

    ‍分析问题,解决主要矛盾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进行思考;


    ‍不把自己太当回事。


    投资交友,着眼长远

    ‍你应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需要从大多数事情(人际关系、工作、学习)中找到可以尽全力去付出的那部分,以充分获取复利效应。


    ‍把精力用在无用的东西上是浪费时间,浪费脑力。


    找到杠杆

    ‍我始终都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专注于事情本身,体验过程,享受当下。神奇的是,当专注于事情本身时,你反而能做得更好。


    ‍对一件事情的欲望越小,顾虑就越少,执念就越少,反而越会顺其自然,遵循内心。


    ‍人生的一大目标应该是掌控自己的时间。


    分清主次,聚焦重点

    ‍要在重大决定上花更多时间。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


    找到如玩耍般的工作

    ‍退休就是不再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当你能活在当下,内心充盈地度过每一天时,你就达到了退休的状态。


    如何获得运气

    ‍当一个人不断宣扬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自我吹嘘时,那就意味着他在掩饰什么。


    ‍我认为,做人要谨慎,不要做一些让自己觉得不光彩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最终会伤害到你。


    保持耐心

    ‍对自己热爱的事物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不断精进,日积月累。不要去计算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开始计算,你就会失去耐心。


    判断力

    ‍一个智慧而富有判断力的人,首先要知道个人行为的长期后果,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付诸行动。


    ‍人生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然后朝这个方向奋力前行。[1]


    如何清晰地思考?

    ‍要直面现实,就要放下自我,消除自我意识,忘记自我判断,平复自我情绪。人虽然是高级动物,但情绪化的自我意识的存在会带来反刍式思维,让一些欲望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现实,从而让我们对“世界应该怎样”妄下判断。

    ‍不要带着情绪去做决定和判断。


    ‍阻碍我们看清现实的最大因素就是我们对现实“应有的样子”有先入为主的印象。


    ‍阻碍我们看清现实的最大因素就是我们对现实“应有的样子”有先入为主的印象。
    痛苦时刻的一个定义是:当你看到事物的真面目不是你本来想要的样子时,你是痛苦的。

    ‍偏见有时候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判断。


    ‍痛苦时刻的一个定义是:当你看到事物的真面目不是你本来想要的样子时,你是痛苦的。


    ‍自我越弱小,对自己反应的限制越少,对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执念越低,就越容易看清现实。

    ‍没看明白


    ‍假设你的朋友陷入一些困境,比如分手、失业、生意失败,或者出现了健康问题,你要对他表示安慰。你一定知道该怎么说,甚至想都不用想:“那个女孩啊,忘了她吧。反正她也不适合你。分手了你会更快乐。相信我,你将来会找到更合适的。”你知道正确的答案,但你的朋友却看不到,因为他正在遭受痛苦,备受煎熬。他仍在期望现实会有所不同。然而,问题不在于现实。问题在于欲望与现实是互相冲突的,人总会因欲望而看不清现实,旁人的劝说都是无用的。我自己在做决策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事实上,留出空闲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每一天都被各种会议占满,都是忙忙碌碌的,你就无法进行思考。


    发现好的心智模型

    ‍如果难以抉择,那答案就是否定的


    ‍人做不到绝对确定,但是我们一定要在非常确定的情况下再做出决定。


    ‍有时我们实在难以抉择,甚至需要列出清单,对不同选项的利弊进行对比和权衡。选择放弃吧,如果难以抉择,答案就是否定的。[10]

    ‍感觉这句话有一些过于绝对。


    ‍有时我们实在难以抉择,甚至需要列出清单,对不同选项的利弊进行对比和权衡。选择放弃吧,如果难以抉择,答案就是否定的。[10]


    ‍从本质上看,两条道路中的一条会带来短期痛苦,而另一条会在未来引发更长久的痛苦。为了回避矛盾,大脑会本能地选择摆脱短期痛苦。


    ‍大脑会过分看重短期快乐,试图避免短期痛苦。


    学会热爱阅读

    ‍阅读是我一生中所有物质和精神层面所取得的成就的来源。


    ‍指出别人观点中明显的偏颇,意味着要么你攻击的对象不聪明,要么你自身不聪明。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指出别人观点中明显的偏颇,意味着要么你攻击的对象不聪明,要么你自身不聪明。


    ‍以原著和经典为基础,你能够获得足够完备的世界观和深刻的理解力,你不会再畏惧任何书籍。你可以顺利开启自己的学习之旅。如果能成为一台永动学习机,你就永远不缺赚钱的途径。你会拥有洞察社会现象本质的能力,你会找到真正的价值和需求所在,然后通过学习,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


    ‍要想思路清晰,就要了解基础知识。如果只是死记复杂概念,却无法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那么记得再多也是一窍不通、无济于事。


    幸福是一种技能

    ‍幸福感的提升主要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认识到,让自己幸福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我也运用了大量技巧来培养自己的幸福感。[10]


    ‍我认为幸福就是一种不需要主动作为的状态。当把“缺憾感”从生活中剔除时,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人类是具有高度主观意识的生存和繁殖机器,会一刻不停地对周围的一切做出评判。我们不断地接收和判断周围的信息,想着“我需要这个”或者“我需要那个”,深陷欲望之网,难以自拔。而幸福就是一种毫无缺憾感的充盈状态。当感到生命中并不缺少什么时,大脑就会处于休眠状态,不再追忆昨天,也不再畅想明天,不会悔不当初,也不会谋求未来。


    ‍幸福不等同于积极的心态,也不等同于没有消极的想法。幸福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特别是对外界事物的欲望。欲望越少,越能接受事物的当前状态,头脑越平静。所谓“万般烦恼皆因心动”,就是头脑在一刻不停地设计未来或追忆过去。我越是活在当下,越能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满足。而如果我试图抓住当下快乐的感受,想要一直保持快乐的状态,快乐就不会持久。因为,这时我的心在动,欲念在动,希望依附于一个外部事物,欲将一个短暂的情景变成永恒。对我来说,幸福的含义主要是没有痛苦,没有欲望,不沉溺于对未来或过去的思考,真正拥抱当下,拥抱现状,拥抱现实的一切。[4]


    ‍如果你把自己看成一个细菌或变形虫,把自己毕生的努力都看成在水上写字、在沙滩上建城堡,你就不会对生活“本来该有”的模样抱有期待。生活就是这样,现实就是如此。接受了这一点,就无所谓幸不幸福。“幸福”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主观感受。


    ‍我降低自己的身份感。我屏蔽脑海中的噪声和杂念。我不在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不参与政治。我远离郁郁寡欢的人。我珍惜光阴。我阅读哲学作品。我进行冥想练习。我和快乐知足的人交往。


    幸福需要活在当下

    ‍我们渴望那些让我们能感知当下的体验,殊不知,这样的渴望却让我们脱离了当下。


    ‍过去就是过去了,没有回忆,没有遗憾,没有放不下的人,没有忘不掉的旅行。既往不恋。


    幸福需要心境平和

    ‍如果你是在追随内在的目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你自然会觉得幸福。


    ‍你要意识到,是焦虑感让你感到不快乐。而这种焦虑感源于一连串不断涌现的想法。


    欲望是主动选择的不开心

    ‍如果认为通过改变外部世界就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永久的开心、应得的幸福,那本质上就是痴心妄想。每个人都深受这种想法的毒害,包括我自己。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坚持着自己的执念,认为“等得到那个东西,我就快乐了”。这就是一个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犯的根本错误。


    ‍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


    ‍人在年富力强的时候,能做的事情更多。做得越多,欲望越多。你没有意识到,这种模式正在破坏你的幸福。我发现,人越是年轻,身体越好,幸福指数越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没那么好了,幸福指数反而提升了。


    成功不一定带来幸福

    ‍享乐适应理论:再好的东西,我也很快就习惯了,它们无法再带给我刺激或愉快的感觉了。


    ‍幸福是一种内在感受。这句话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正是由于这个结论,我开启了一场自我对话、自我完善之旅,这让我意识到,所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都是内在的,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


    ‍幸福的秘诀在于,知道何时停下劳作的脚步,开始随心去玩耍。


    ‍在现实生活中,内心的平和状态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心理状态总在不断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接受并顺应现实,是获得幸福的核心技能。


    嫉妒是幸福的敌人

    ‍我认为,生活本身没有那么难,是我们自己把生活变难了。我在生活中努力摆脱“应该”这个词。当“应该”在脑海中出现时,其背后隐藏的是负罪感或社会规训。如果做一件事是因为“应该”,那就表示你内心是不想这么做的,而违背自己的心意会让你变得痛苦不堪。因此,我努力在生活中减少“应该”做的事。


    幸福源于好习惯

    ‍你的幸福指数最终取决于你的习惯和你花最多时间与之相处的人。


    ‍如果我意识到自己正在对别人评头论足,我就会停下来自问:“我能不能正面解读这件事?”我过去常常因为一些事情感到恼火,但现在总会尝试看到积极的一面。刚开始,我可能需要花几秒钟,动用理性分析才能想出一种积极的解读方式。现在,不到一秒钟我就可以完成。


    ‍每当意识到自己对什么东西产生了欲望时,你可以自问:“这个东西对我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我至于因为这件事不合我意就感到不开心吗?”在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发现,这个东西对你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于接受中寻找幸福

    ‍无论面对何种状况,你都有三种选择:改变现状,接受现状,逃避现状。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会踟蹰不前,陷入空想:希望改变现状却没有横下一条心去改变,希望转身离开却没有毅然决然地离去,同时又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现状。这种纠结和回避的态度正是人生中大部分痛苦的来源。我在脑海里对自己说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接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该来的终归要来,有时,正在发生的也许就是最好的。我们越早接受现实,就能越早适应现实。


    ‍当我遭遇挫折时,部分自我会立即做出消极反应。但现在我已经学会自问:“这种情况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吗?”


    ‍相对于宇宙,你就像一只在夜空中闪烁的萤火虫,你的生命转瞬即逝。如果能彻底认识到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你就能获得巨大的幸福感和平和感,因为你会意识到,生命不过是一场游戏。但生命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随着生命的展开,你要不断地体验现实。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以最积极的方式去诠释自己经历的一切呢?

    ‍多体验,多感受。


    ‍相对于宇宙,你就像一只在夜空中闪烁的萤火虫,你的生命转瞬即逝。如果能彻底认识到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你就能获得巨大的幸福感和平和感,因为你会意识到,生命不过是一场游戏。但生命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随着生命的展开,你要不断地体验现实。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以最积极的方式去诠释自己经历的一切呢?


    ‍人固有一死,死后万事皆空。所以,好好享受生命吧。对社会做一些积极的贡献。向世界主动释放和传播爱。给他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让生活多一些笑声。珍视眼前的每个瞬间。承担使命,尽职尽责,不枉此生。[8]


    选择做自己

    ‍你唯一应该做的事,是你自己想做的事。别人总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做事,但如果不再费心去揣摩别人的期待,你就能听到自己脑海中那个微弱的声音。那个声音代表了你真实的想法。倾听它,你就可以做自己了。


    ‍你的人生目标是找到最需要你的人、事业、项目或艺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有一些人和事会与你完美契合。不要基于别人正在做的事为你自己列清单、做决策。你永远不会成为他们,你永远都不擅长做另一个人。[4]


    选择关爱自己

    ‍健康问题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问题。


    ‍当所有人都有病时,我们就不认为这是一种病了


    ‍选择简单模式,人生会越来越困难;选择困难模式,人生会越来越简单。”


    冥想+精神力量

    ‍拿出时间独处,用来专注地自省、写日记、冥想,这可以解决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让超负荷的精神变得清明疏朗。


    ‍如果真的想尝试冥想,我建议以 60 天为周期,每天一小时,早上起来先冥想。大约 60 天后,你会厌倦倾听自己的心声。你应该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或者你已经听够了自己的心声,看穿了那些恐惧和问题。


    ‍我的最低目标是,不让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继续发展并被强化。我希望自我意识减弱、变柔和,这样我就可以更好地融入当下的现实生活,接受大自然和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像孩子一样随心所欲、天真烂漫地欣赏一切。


    选择自我塑造

    ‍我会意识到,怒气冲冲、情绪激动会带来完全不必要的严重后果。现在,我依然会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我从过往吸取教训,学会了从长计议,减少不必要的愤怒情绪。如果可以从长远角度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


    ‍需要做,就去做,还等什么呢?生命的长河奔腾不止,青春一去不复返。不要浪费时间拖延等待,不要浪费时间踟蹰徘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不要浪费时间做不属于自己人生使命的事情。


    选择解放自己

    ‍最难的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给年轻时的自己一个建议:“做最真实的自己。”伪装意味着要年复一年地(而不是几分钟)让自己身处烦心伤脑的关系和工作中。


    ‍珍惜时间并不意味着不能放松下来享受生活。只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就不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如果没有把时间花在想做的事情上,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学到东西,你就要问问自己到底在瞎忙什么。


    ‍不要花自己的时间去取悦别人。别人快不快乐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你快乐了,别人也会快乐。你快乐了,别人会问你是如何快乐起来的,他们会从中学到点儿什么,但是你没有责任让别人快乐。


    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

    ‍愤怒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唯一拥有的是当下

    ‍除了当下,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没有人能够回到过去,也没有人能够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成功地预测未来。唯一存在的就是此时此地,就是你恰好存在的这个时刻和在宇宙空间里的这个位置。

    7 条回复    2022-10-31 13:30:41 +08:00
    iloveoovx
        1
    iloveoovx  
       2022-10-24 16:48:01 +08:00
    看了一会才意识到,出中文版了啊,在我的 reading list 里还没来得及看

    “自我越弱小,对自己反应的限制越少,对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执念越低,就越容易看清现实。
    ‍没看明白”

    这里指的是 ego ,ego 越小的人才能更清楚地看清现实,而不是去发狠偏执地去控制无法控制的一切

    推荐他和 joe rogan 的播客,干货很多,中文这么看怎么看着像轻飘飘的鸡汤
    yumenawei
        2
    yumenawei  
    OP
       2022-10-24 17:05:28 +08:00
    微信读书就能看。

    感谢老哥解释,这么说就比较清楚了,只有减少自己的 ego 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才能更好的做出选择。
    这个翻译的怪怪的。

    果断关注了。

    > 中文这么看怎么看着像轻飘飘的鸡汤
    这也算是翻译的功劳吧,很贴近汉语的语境。不过本质就是纳瓦尔的鸡汤录及注释。哈哈哈。
    yumenawei
        3
    yumenawei  
    OP
       2022-10-24 17:05:48 +08:00
    iloveoovx
        4
    iloveoovx  
       2022-10-24 23:16:10 +08:00
    @yumenawei 也许贴近汉语语境,不过有可能在心里留不下足够重的痕迹,用处就会降低

    我观察自身,然后发明了一个理论是这样的,词语本身不过是映射,映射到概念。在概念层面,我们不同年纪对一个词语的理解也会不同,比如说“爱”,10 岁的我们肯定“理解”,但和 20 岁的理解,可能天差地别,30 岁也一样,越往后层次越来越深。但是在阅读的时候,根据偷懒节省精力原理,我们会调用最熟悉的概念,也就是可能是 10 岁时候的理解;于是么我们读一本书,只要和自己经历没有足够多的共鸣点让自己努力去投入理解,那么看完了觉得自己理解了,但实际上却非常浅。

    但用外语看就不一样,由于不是第一语言,所以你看的时候在大脑里本来就要翻译调用,这时候对应的是“最近”的概念。所以用外语看会比较累,但是理解会深刻很多。

    更别提翻译偏差,国内审查之类的东西了。所以我现在能看的都尽量看英语的,肯定更费劲,但综合收获一定更大

    Naval 这人也是我几年前看到他上了 Joe Rogan 播客开始关注的,反正听完是没有所谓的“鸡汤感”的,但这么看这本新书笔记就挺觉得鸡汤的,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和他这本新书估计看完就忘
    conge
        5
    conge  
       2022-10-25 05:39:11 +08:00
    @iloveoovx #1

    不知你读过关于宗教和宗教狂热的书没有。涂尔干有一本非常不错。或者看看另外一本叫做《狂热分子》的书。

    并不是 ego 越小,就更能看清现实。而是你得先有一份清醒,意识到自己的 ego 的存在。ego 要能在自己的清醒意识和理性的控制之下。人要驯服 ego 而不是被它驯服。

    ego 小也不是见的是好事儿。许多人会在宗教运动,政治运动等群体运动中将自我小姐,迷失自己,进而成为狂热分子,做出更疯狂的事儿了。

    Micheal Singer 的书 清醒的活 和 臣服实验 是这方面值得一读的书。
    iloveoovx
        6
    iloveoovx  
       2022-10-30 13:26:57 +08:00
    @conge 冥想老哥来了呀

    倒是没看过,不过我 youtube 上刷了不少宗教类相关的视频,佛教相关的估计上千小时,基督教也有几百了吧,伊斯兰教也断断续续看过一些

    以我浅见,ego ≠ 清醒,如果你说的是类似 vipassana 的 awareness ,那也是无法被 thought-based ego 所包含的。毕竟佛教最终义理是意识到 ego 本自幻觉,所谓的 no-self 既是 no-ego ,概念里的那个“我”,根本不存在。

    Ego 的作用是能把 illusion of control back rationalize 给自己而已,其它啥用没用,ego 能被别人所驱使和大小强弱并不相干,如果相干的话,那岂不是能被你反复洗脑驱使所用的人,也能简单地被其它人所驱使?

    既然老哥已经轻度冥想上千天了,不如更进一步,别停留在硅谷式冥想让生活更美好的浅层,去探索下 the nature of reality 岂不更好?实在不行,西雅图 psychedelic 大把,尝试一下体会下 ego death 后 egoless 的境地是怎样的也不错。
    conge
        7
    conge  
       2022-10-31 13:30:41 +08:00 via Android
    @iloveoovx 受教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91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4ms · UTC 02:14 · PVG 10:14 · LAX 18:14 · JFK 21:1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