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yylzcom      2016-09-04 08:18:47 +08:00 via Android  1 看长远发展,适应不适应还有薪资是短期问题。个人建议选择国外工作一两年再说,回国了再想出去,难度应该就大一些了 | 
|      2RqPS6rhmP3Nyn3Tm      2016-09-04 08:19:21 +08:00 via iPhone 个人想法,按照十三五规划,互联网会大力发展,但是 16-17 年是去产能转型困难期。过两年比较好吧 | 
|  |      3doushini      2016-09-04 08:20:53 +08:00 在国外找工作,需要什么学历?国内的行吗?求带啊 | 
|  |      4Jimrussell      2016-09-04 08:27:39 +08:00 via Android  9 不回国,有某年某月被裁员后等死的可能性;回国,家里没房的话,你的大半辈子给房地产和金融资本家输血且生活质量低下;有房有车,换个说法,拿着远低于实际输出的工资,帮着某个屌丝老板实现它的梦想。 不是情商智商双高的大牛,或者有特别的忽悠能力,不建议回国。我都后悔了,回国之后得到了一些可有可无的低端社交。想在国内发展的好,忽悠能力远大于任何其他的所谓技术实力。 | 
|  |      5majinjing3      2016-09-04 08:28:18 +08:00 via Android  2 能别回国就别回国了,我对 GCD 的前途不看好,回国也是吸雾霾,吃地沟油,喝毒奶粉, | 
|  |      6vivianalive      2016-09-04 08:34:16 +08:00  4 @majinjing3 ................................... 国外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国内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 | 
|  |      7zhidian      2016-09-04 09:08:38 +08:00 我觉得,美国欧洲都药丸 ==。出去转转完还是回来吧。 | 
|      8lengjingxu      2016-09-04 09:12:30 +08:00 via Android 从法国回上海四个月,几点想法。 1 ,在法国找个税后 2k 的工作没那么简单。 2 ,在上海找个 15k 的工作比较容易。 3 ,国内工作强度大不少。 4 ,想安稳工作,野心不大就留欧洲吧。华人在欧洲上升天花板还是挺严重的。 5 ,想搞点什么事情,或者追求成长速度,就回国吧,国内可想象的施展空间较大。 | 
|      9nicevar      2016-09-04 09:34:12 +08:00 能力可以的话,在国内工作强度不高也是可以的,上班拿 15k 的 rmb ,业余还能拿 2k 欧 | 
|  |      10terence4444      2016-09-04 09:38:06 +08:00 via iPhone 国外要找一家好公司,也可以积累经验跳槽。欧洲生活还挺好的,该休假就休假;回国以后可能会觉得累,再加上空气不好对健康也有影响。 | 
|  |      11tvallday      2016-09-04 09:40:38 +08:00 via Android 不习惯就回啊。写程序的欧洲远不如美国。回国也好解决个人需求。在外举目无亲最不爽的,单打独斗太辛苦,不值得,不知道为了谁。 | 
|  |      12peartail      2016-09-04 09:46:17 +08:00 via iPhone Follow your heart, son. 这个问题无论你怎么选,最后都会后悔。 不如选一个反悔成本相对低一点的选项,先试试。 | 
|  |      13lty494685444      2016-09-04 09:59:19 +08:00 via iPhone 未来的事情谁不看不明白,国内说不定没几年也能赶上欧美了…所以个人愚见还是看自己喜欢哪里就留在哪里。 | 
|  |      14laoyuan      2016-09-04 10:27:31 +08:00 融不进去真的不好办,我觉得日本社会相对比较容易融入吧,毕竟一个色儿( shai )的 | 
|      15mozutaba OP 芬兰的孵化器好多都拿国内的投资的,初创企业也是。工资会比欧洲其他地方高,可能高不过瑞典。 @Jimrussell 就是,回国没车没房,但是现在不回交了几年税的话就不舍得走了,兼职都是 17%的税。正式工作后 3-4 层缴税了。纠结。 @lengjingxu 野心不大,就是想能每个周末出门打打靶,跳跳伞。感觉国内要 40 以后才有希望。 但是这里找不到女朋友啊,摔!!! | 
|      19macroideal      2016-09-04 10:51:12 +08:00 via iPhone 留学生在国内一点都不吃香,一抓大把。 围城, 国内受够了的人想出去, 国外受够了的人想回来, ---- 想出去的人看到的是毒奶粉,毒空气,各种不太自由, 想回来的人大多是生活不习惯,还有就是父母在国内。 ---- 毒,改不了 习惯,应该可以改,父母可以接过去。 ---- 这两者的选择,薪资的比较完全可以排除,主要是你回来能做什么,五年后会是什么样子, ---- 建议呆两年再做决定,说不定到时候就不想回来了 | 
|  |      20taresky      2016-09-04 10:59:04 +08:00 via iPhone 回来生活质量低。 | 
|  |      21terence4444      2016-09-04 11:26:12 +08:00 @mozutaba 国内的税也不少好吧,税后(缴完金)大概只有税前的 60%-65% 的样子;意外所得理论上要交 20% 的所得税。 欧洲除了平时“过于清静”,可能有吃不惯的情况以外,其它也没什么不好。 | 
|      22muziki      2016-09-04 11:28:06 +08:00 via iPhone @macroideal 你确定把父母接过去而不是送到“监狱”? 老年人缺乏交流环境会死人的,亲 | 
|      23mozutaba OP @terence4444  国内 40%的税要多高的工资?我实习最高缴了 28%的税。 3000 变 2000 啊!福利还没我的份。房东也是程序员,缴税 60% 太心痛了。 | 
|      25allan888      2016-09-04 11:36:19 +08:00  1 很诚恳地强调一句, lz 一定不要听没出去过的人的任何意见!就算参考也要参考出去过的人。 | 
|  |      26terence4444      2016-09-04 11:45:52 +08:00 @mozutaba 自己找一个税前税后计算器算一下就知道了, 18K/月的各种金加税大概要交 30% 左右(所有福利出差补贴统一 20%)。而且国内还没有家庭征税制度,单身可能国内划算,但结了婚还是欧洲划算,因为按家庭征能免不少。 | 
|      27chinalion      2016-09-04 11:48:38 +08:00 这里都是没出去过的人,不能听一家之言 一定要听听两边都生活过的人 | 
|  |      28jacy      2016-09-04 11:50:16 +08:00 如果没有什么情感之类的因素,留国外挺好的 | 
|  |      30tvallday      2016-09-04 12:02:46 +08:00 @mozutaba 哪个国家?芬兰吗?国内的所得税是高,具体可以找个个税计算器来算一下。但是如果国内的其他非工资收入就不用交税了,比如房屋出租的租金,股票收入,其他奖金,兼职收入,网店什么的。发达国家只要非现金收入全部都要交税,绝对逃不掉。 | 
|  |      31terence4444      2016-09-04 12:41:25 +08:00 via iPhone @hatcloud 工作上有点等级问题,不过近年也在欧美化。生活上只要日语过得去,基本没什么区别,就是女朋友大概不好找。相反中国女孩在日本倒是挺吃香的。 | 
|  |      32sammo      2016-09-04 12:52:48 +08:00 给空姐递小纸条咯 ... 很多国际航线的空姐都嫁给了外国华人男青年,这也是她们喜欢飞国际航线的原因之一 | 
|  |      33vicence      2016-09-04 13:03:32 +08:00 别回来,如果再想出去就不容易了 | 
|      34clearc      2016-09-04 13:20:00 +08:00 LZ 欧村哪个国家,绿化严重的话可以考虑回来看看,但是最好是做跳板去瑞士英美。我回来了很不适应,正在搞移民准备跑。。。 | 
|  |      35hatcloud      2016-09-04 13:27:35 +08:00 | 
|  |      37xmi      2016-09-04 14:28:10 +08:00 不喜欢听谁的也没用,要 follow your heart, 别怂 | 
|  |      389999999999999999      2016-09-04 15:30:50 +08:00 via Android 北京的工资水平其实和湾区差不多了。 | 
|  |      39sfree2005      2016-09-04 15:43:53 +08:00 | 
|  |      40tvallday      2016-09-04 15:57:17 +08:00 via Android @sfree2005 福利是给穷人的,不是给中高收入阶层的。作为软件工程师或者项目经理这种比平均收入高的职业,福利少得可怜,完全被税收抵消。除非公司提供更好的福利。 | 
|  |      41sfree2005      2016-09-04 16:42:35 +08:00 @tvallday  但公立学校或者医院费用那些福利还是可以享受吧,大部分这个行业的都可以支付得起私立?那高到这个地步也只能想着怎么合法避税了。 | 
|      42macroideal      2016-09-04 17:47:58 +08:00 @muziki  可以定期的过去, 不是长居那种. | 
|  |      44happlebao      2016-09-04 19:26:26 +08:00 via iPhone 我就问问 5k 欧是什么 title 什么公司…? | 
|  |      457wN5407klUw768m0      2016-09-04 19:51:56 +08:00 | 
|  |      467wN5407klUw768m0      2016-09-04 19:57:39 +08:00 @terence4444 我就喜欢你们这种只看税后不看福利房价教育医疗加班休假,单说小孩先天双语跟在国内花大钱报早教班的成本比了吗? | 
|  |      47tvallday      2016-09-04 20:06:21 +08:00 @Taojun0714 太理想化了。一场大病的几率是多少?我在澳洲全民医保,我洗个牙人民币 700 元,拔个智齿要 4 , 5 千。我过敏性鼻炎看个专业医生挂号 600 元,没错就挂个号,看病 10 分钟。绝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好吃好住,休息正常,都不会有什么大病。即使等到有大病都年过半百了。反倒是父母如果不能随着一起移民,年纪大了都会有问题,你不可能 5 , 60 岁的时候还两地来回跑。 | 
|  |      48terence4444      2016-09-04 20:08:14 +08:00 via iPhone @Taojun0714 Liesen Sie chinesische? | 
|  |      497wN5407klUw768m0      2016-09-04 20:12:58 +08:00 @tvallday 我在德国,老婆之前得了急性中耳炎,周末直接看急诊, 5 欧,买药 7 欧搞定。最近膀胱过敏, 5 欧搞定。大大小小感冒看眼从来没拍过队,拔牙预约一周内,一年一次洗牙医保全免,没错,种牙确实国外比国内贵的多,这个人尽皆知,但不是谁都需要种颗牙吧?从小护理好,牙齿对于在国外长大的人基本不是问题。倒是在深圳看牙。不用 app 提前两周根本预约不到。国内靠工资吃饭背着房贷中产阶级的风险我不多说,在国内自己都明白。你澳洲国情不同,但可是移民最热门的地方。 | 
|  |      507wN5407klUw768m0      2016-09-04 20:14:40 +08:00 @terence4444 想学德语拿一本入门书好好看,不要写三个字错两个 | 
|  |      51cookiezby      2016-09-04 20:20:24 +08:00 via iPhone 日本表示国民医保只要付 30%,当然还是稍微有点贵 | 
|  |      52terence4444      2016-09-04 20:24:21 +08:00 via iPhone | 
|  |      537wN5407klUw768m0      2016-09-04 20:26:34 +08:00 @terence4444 sorry 是我回复错了人了 | 
|  |      54peartail      2016-09-04 20:41:39 +08:00 via iPhone @Taojun0714 大病的话你在国内可以自己去商业保险公司买重疾险的,比你的福利便宜的多得多。 至于背负着房贷的中产 - 能背起北上广房贷的家庭已经是在经历从无产阶级到资本家的转变。那是资产、是生产资料好吗? | 
|  |      55peartail      2016-09-04 20:52:55 +08:00 via iPhone | 
|  |      567wN5407klUw768m0      2016-09-04 20:58:11 +08:00 @peartail  国内商业保险你去买吧,嘿嘿。我知道高收入家庭去香港买的不少,但大多也在处在中产阶子高收入的那小部分里,你去问问 V2EX 有几个人买了。还有德国是世界上保险业最发达的地方,买私保家常便饭,我就平时买了律师险和牙医保险,换个牙的高费用也不是问题。我认识几十位这边长大的华二代,全都德语中文母语,英文很好,你想让我看什么? | 
|  |      577wN5407klUw768m0      2016-09-04 21:10:08 +08:00 一般人均 GDP 和购买力差不多的地方,同一阶层人生活品质是差不多的。美帝 it 收入高教育医疗房价消费也高,欧洲收入不如但福利高,香港吃喝玩乐爽但房价也爽。至于墙内北上广就不简简单单的是个收入问题,懂得都懂,想跟欧美发达国家生活品质一样月薪怎么也得税前 5 万。题主在欧洲,如果年轻,可以试着回国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感受下创业氛围, 997 生活,没准赌对了成了下一个阿里马云高层, BAT 现在社招要求很高一般进不去,看你应该也没有什么技术优势。尽量留着你的签证,还有回头路。最近经济很不好, IT 还能火多久都是回事儿。(我猜你可能是因为没女友而感觉生活无聊想回去)。 | 
|  |      58peartail      2016-09-04 21:13:20 +08:00 via iPhone @Taojun0714  1. 你可以先去了解下国内的重疾险再说。成年人太执着 myth 不健康。另外不出意外你的商业保险也比国内的贵。 2. 我没否定双语,我否定的是天生双语,注意审题。你能认识几十位会说中文的二代华裔,我也能找出几百位不会说中文的华裔,这样的逻辑比较幼稚。 | 
|  |      59peartail      2016-09-04 21:15:04 +08:00 via iPhone @Taojun0714 想了解你这 5 万是怎么算的。 | 
|      60xiaonengshou      2016-09-04 21:17:43 +08:00 如果楼主硅谷回国,和硅谷薪水差不多吧?一年 10w 刀左右 | 
|  |      61fayh      2016-09-04 21:25:42 +08:00 坚决呆两年国外再说 | 
|  |      62peartail      2016-09-04 21:28:50 +08:00 via iPhone | 
|  |      63janeyee110      2016-09-04 21:36:27 +08:00 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话还是别回国了 | 
|  |      647wN5407klUw768m0      2016-09-04 21:39:15 +08:00  1 @peartail GDP 常年增长速率围绕 1%浮动的担心 GDP 增速刚刚跌破 7%的经济不好,谢谢了。 看到这句话我已经没兴趣回复了。祝你开心 | 
|  |      65peartail      2016-09-04 21:48:28 +08:00 via iPhone | 
|      66julyclyde      2016-09-04 22:22:17 +08:00 国内经济快不行了,预计得趴在地上两三年,你等下一轮再回来呗 | 
|  |      67ppwangs      2016-09-04 22:44:01 +08:00 围城 | 
|      68lsmgeb89      2016-09-04 22:58:07 +08:00 如果你回国能拿和在欧洲一样的工资,那随意。 否则就算了吧。 | 
|      70mozutaba OP @happlebao 任意公司,中级程序员以上。前提是这个公司找你不是为了请亚洲开发降低成本 | 
|  |      72FreeDog      2016-09-04 23:12:49 +08:00 @peartail 国内的重疾险等就不想吐槽了,各种免责,各种不保。。头疼过的不保,腹痛过的不保,连续吃药的不保,自由职业不保,得过列表中任意病的不保,早期疾病不保,残疾不到一定程度不保。。。大龄的话保费和保障金额差不多了 | 
|      73mozutaba OP  1 | 
|      74chinalion      2016-09-04 23:29:29 +08:00 小孩双语怎么了,你家小孩能跟那些本地白人家的小孩玩到一起吗?人家根本就不带你玩。我的亲眼所见。 到时候长大了找工作都困难,做技术性工作的还好,其它类型的就靠边站吧 亚裔怎么也要第三代才能完全融入人家,我说的是北美 欧洲恐怕就更难了 | 
|  |      75peartail      2016-09-04 23:32:38 +08:00 via iPhone | 
|  |      76narrowei      2016-09-04 23:38:55 +08:00 想想下一代吧 | 
|  |      77tzungtzu      2016-09-04 23:43:45 +08:00 @lengjingxu 完全同意。想发展回国内,发展空间大;想简单生活留国外,更注重生活品质。不过欧洲最近是越来越不太平了。 | 
|  |      78FreeDog      2016-09-05 00:03:03 +08:00 via iPhone @peartail 支付宝里面有一些重疾险,条款差不多都是这样,要求不能有什么不适。感觉完全针对的是身体倍棒的人,如果稍微有些不适看过医生,有病历,就可以因为这个原因据保。 | 
|  |      79KyleMeow      2016-09-05 00:17:11 +08:00 @peartail 即使仅仅规定近期不能出现不适,也存在续费时被卡的概率。保险条款有些比较模糊,真正到理赔时才是各种限制。国家级医保之类的还是比较良心的,没有什么太多前提条件,毕竟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还是不同的。 | 
|  |      80peartail      2016-09-05 00:18:46 +08:00 via iPad @FreeDog 如果您想买的话,推荐阳光的一款重疾险,挺合算的。 http://product.sinosig.com/product/1666.html?spnid=2415&WT.ac_id=GW_pro_list_1666/C | 
|  |      81happlebao      2016-09-05 00:25:40 +08:00 @mozutaba 那么这个拿 5k 税后是工作几年了的? 其实交了的税可以拿一部分走的,应该有一个东西叫失业金,是从你以前交的税里面出的。 | 
|  |      82peartail      2016-09-05 00:26:38 +08:00 via iPad @KyleMeow 保监会对重疾险是有硬性规定的,统一规定了 36 种重大疾病。这些疾病是根据统计数据得出的,基本上只要你骨骼不是太清奇,如果得了那种让你返贫的大病,都会在这 36 种病里。 其他商业保险我不了解。 | 
|      84mozutaba OP  1 | 
|  |      85happlebao      2016-09-05 00:43:54 +08:00 @mozutaba 失业保险的话,起码爱尔兰是行的,不过也很难搞就是了。 看来芬兰工资应该比欧洲其他地方高很多啊。日常也说英语吗? | 
|      86shimanooo      2016-09-05 00:51:37 +08:00 世上没有天堂。还是不要太计较个人的得失。 | 
|  |      87happlebao      2016-09-05 01:03:44 +08:00 至于你在意工资这一点,我觉得你更多的是需要找找门路。 我是有信心回去能拿和这里一样的工资的。 当然,没到税后 5k 。 | 
|  |      89mikulch      2016-09-05 01:13:01 +08:00 另外楼主你现在回来明显不是明智之举啊。 国内现在情况蛮严重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我之前在日本呆了蛮久也是刚回国。不过我回国是另有其他原因。如果单纯的是以生活来看的话,留在国外稳妥。 | 
|      90mozutaba OP | 
|  |      91purrgil      2016-09-05 02:50:07 +08:00 悲观主义,对国内状况不抱乐观。网络无脑封,网络实名制实际上加强信息审查。 20M 的宽带上传只有百来 K 。 不清楚其它国家具体怎么样,倾向于国内会走向更糟糕的方向。 | 
|      92WenhaoWu      2016-09-05 03:26:57 +08:00 via Android 我也在赫尔辛基啊,楼主有空出来喝杯咖啡吗? | 
|  |      93xupefei      2016-09-05 03:33:26 +08:00 谁说失业保险没用?我每个月都有 1.15% 的失业保险税呢。 至于说要搞的那个全民低保,对有工作的人来讲什么都没影响。 “我们外国人能蹭的最后一点福利” 难道什么时候有过福利? | 
|  |      94xupefei      2016-09-05 03:37:18 +08:00 话说回来,芬兰这地方短住可以,要一辈子还是算了吧,会疯掉的。 | 
|  |      97cxbig      2016-09-05 06:55:33 +08:00 除非自己会做满意的饭菜,不然能不能适应欧洲的饮食习惯是一个很重要的抉择点。我完全能接受这边的食物,而我的父母来玩宁愿吃泡面都不碰外面的餐饮。 另外是一个社交方式,不要憋在家。无论是不是技术圈子,都能找到各种兴趣小组,个人并不觉得融入当地社会有多难,至少我认识的德国人都很友善。参加当地的各种大型活动也是很不错的体验。我更多感到的是中国人给自己设定的障碍,而不是当地人不愿意接纳,要么就是语言天赋实在太差,沟通障碍太多导致。 至于收入,很多人喜欢用绝对值收入在欧美中之间比较,意义不大,太多隐形的东西很难算计。 有人提到职业天花板,其他行业不了解, Web Application 这个圈子认识的人有 40~60k 欧年薪的一般员工;有做到合伙人拿 100~200k 欧年薪外带分红的;还有读完 Ph.D 自己开公司做商业大数据、公司年盈利几百万欧的。个人能力和上进心才是决定因素,混日子的人到哪都有天花板。 | 
|  |      98Stupitch      2016-09-05 07:21:31 +08:00 你这种回来了当不了土豪收入还降低,待遇更差,回来有什么意思?人家是带着巨款和当主管回中国的,那叫一个滋润 | 
|  |      99frittle      2016-09-05 08:20:47 +08:00 如果国内没牵挂,父母健康,在国外再呆一两年看看。饮食不适应,可以自己学烧菜,只要用心常做,就算菜鸟也能在几个月内有大提升。生活不适应,或许可以找机会换个城市或国家。 | 
|      100evagreenworking      2016-09-05 08:36:18 +08:00 via Android 楼上说的很对 你回来没房没钱没闲 怎么找女朋友(我是说条件不差的那对种) 在那边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打牢物质基础 适应环境只是时间问题 楼主应该找个芬兰妹子为国争光←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