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个点子,不缺程序员,因为你自己就是程序员。你通过历史技术能力的积累,很快实现产品原型。产品原型在种子用户里的反馈很好,一些小问题也快速被修复。不少用户觉得你的创造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愿意为之付费,并且到处宣传。接着发布产品,获得了爆炸性的关注,产品大卖。人才涌向你,都以加入你的团队为自豪。
A 方向是你的点子,你通过 vibe coding 也实现了原型。前后用时快一个月,到头来发现这不就是浏览器自身的功能吗?除了证明你通过这个 demo ,掌握了一些 vibe coding 技巧,没有任何市场价值。
很快你看到了一个视频,B 方向的原型在短视频上火热。于是你买了个原型产品,却没有技术门槛。很快市面上出现众多的创业者。他们都手持咸鱼买的原型,寻求投资。投资人也不是傻子,听听便罢了。
再经历上面的事情后,你偶然看到了一篇自媒体爆款。好家伙,照着说明手册的文案,居然能吸引数十万粉丝关注。在你看来,这其中没有任何技术门槛。于是你也想到从这个方向入手,先做内容。
在解决一些列技术问题后,反复造了几个轮子后。你成功实现从文本内容到播客、再到视频的工作流。你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却发现没人看。小眼睛始终被控制在 1k 以内,播客甚至无人在乎。除了你的亲人、朋友。
后来,另一个“天才少年”朋友找你寻求 3D 的内容生成方案,你告诉他 MCP + blender 可以、manim 做公式内容也不错。你顺着前面的事情,发现其实大众关心的还是钱,如果你能告诉他们怎么赚钱,就可以获得不少热度。
于是你捡起 manim ,开始做相关的可视化内容。你从五月末开始做到九月初。刚开始起号很快,你两周到了 2k 的粉丝。但随之而来的是,无法进一步扩大用户群。后来你发现,硬科普内容的头部账号,也才几万粉丝。
当然,你也在做另一个热门的领域,但是总是发现慢人一步。你还在开发中的内容,头部应用直接端了出来还免费。你想着做差异化,但调研后发现这头部应用功能的日活也才不过几万。没法盈利。
你想着做变现,于是琢磨着上了购物车。几个月下来,收获几十笔订单,不到一千块。远低于企业内打工的日薪,
Why is so hard ? 老老实实在企业内爬职业梯子不行吗,为何要受这种之苦。
要想想你为何要离开企业。对企业的政治生态感到厌倦、对无法直面用户获得正反馈,而是不断管理上级和同僚的厌倦。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企业形象,真正对这个世界有相应的贡献,而不是汇报 PPT 上的数字游戏。
很多人说创业者总是站位太高不愿意身体力行,但现实却是你身体力行也不行。这是一个开放世界游戏,没有正反馈的开放世界游戏。
这种感觉,和刚进入大学时一样又不一样。大学开始,你意识到你对自己负责,但你仍然有课业需要完成。即使你没有做其他的探索,好好跟着课业走,也能拿到 985 的毕业证。
从企业出来同样如此。创业开始,你意识到你对自己负责。但你并没有第二条主线。一切的可能性会收束,可能会结果子,也可能啥也没有。生活并不会给你颁发毕业证。
点子不一定保真,很可能是自嗨。能力不一样定够强,开发不出来想要的产品。市场无法有效验证推广,平台不给你流量。找不到真正的种子用户,更别说 PMF 。干产品,难。
你想做自媒体,发现自己并不擅长捕捉用户的心理。短时间内无法构建有效的视频内容,没有流量主愿意付钱。你需要和万千相同的想法的人,一起竞争用户的注意力。即使小有粉丝,不过是从一个结构跳到另一个结构。平台掌握你所有的表达、所有的情绪,控制你所有的流量。
你总是写很多计划,但是实际执行的少之又少。即使你知道侯世达定律,知道项目的实际花费时间会远大于预估。你有时候会想,也许下个月就好了。但时间在流逝。你很难受,没有地方去讲。家里面只敢跟他们说这个月又增加了多少粉丝、卖了几百块的资料。朋友认为你和他不再有共同话题,不想和你聊天。
你什么也干不好,只能写写东西发发牢骚。
![]() |
1
xiaosheng 13 小时 5 分钟前
你写写东西发牢骚,发现 100 多点击,0 人关注~
|
![]() |
2
lessMonologue 13 小时 1 分钟前
思路错了。先找需求和渠道,再去实现。甚至具体的实现都可以找外包。
|
4
yifangtongxing28 12 小时 37 分钟前
现在是巨头时代,亲力亲为创业可能人财两空
|
5
mwuxlcanrh 12 小时 35 分钟前
@kuhung 别心塞了,你写的很好。
|
![]() |
6
retrocode 12 小时 30 分钟前
@lessMonologue 著名的: 外包+手握资源的转包+被转包忽悠搞钱的冤大头甲方+要完经费上线完成就没人用的产品 组合
|
7
xingchenxf 12 小时 26 分钟前
在你的创业中,自媒体的占比太多,让人觉得你不适合创业。
|
![]() |
8
lessMonologue 12 小时 24 分钟前
@retrocode 那说明第一步就错了。
|
![]() |
9
Junn 12 小时 23 分钟前
你以为发个帖子,发发牢骚,会引起大家共鸣,和大家共情。但是小眼睛始终就那么点,不一会帖子就跑好几页之后了。
|
![]() |
10
sillydaddy 12 小时 21 分钟前
都用上 manim 了吗,想看一下 OP 的作品。是不是「漫士沉思录」?
|
11
kyokaka 12 小时 8 分钟前
有句话咋说的来着,“如果不把创业的目标设成财务自由,而是当成职业生涯体验,你会快乐很多”
|
13
zzh0410 12 小时 1 分钟前 via Android
写得挺好的
|
14
kuhung OP @xingchenxf 这其实是为了获客,也是建立受众印象锚点的过程。早期发布产品后,发现仅靠平台自然推流,基本没有声量。无论写作还是做视频,或者是做产品,都是为了交付用户受用的内容。个人认为没有高低之分。
|
![]() |
15
lswlray 10 小时 33 分钟前
我从 2018 年开始做小团队或独立开发者的天使投资以来,见过和 OP 类似经历的人少说也有 200 多了。
所以,这是正常现象。OP 继续努力吧。 |
![]() |
16
ForgotFun 7 小时 43 分钟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tHCzzE53/ 技术害人不浅,摆脱技术思维,不要被技术困住
|
![]() |
17
nedqqcc 7 小时 43 分钟前
创业其实和鉴宝节目是一样的,真货 or 创业成功,有一项不对就不对,但是那些上当的人总是揪着对得上的一两个点纠结,和专家反复拉扯,新的就是新的,毫无疑问的新
|
![]() |
18
konakona 7 小时 9 分钟前
换个思路,转变一下,比如平时推送的东西变成“程序乌托邦的伪浪漫”,发表这类愤世嫉俗不被理解的情有独钟。因为现在的 16-20 来岁的青少年刷小红书就是比较凌乱,琐碎,这些容易被推送给他们。
不理智的群体正是你要的,用于扩大你的影响力,然后卖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