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ongrata 最近的时间轴更新
pnongrata

pnongrata

V2EX 第 276709 号会员,加入于 2017-12-25 09:59:00 +08:00
根据 pnongrata 的设置,主题列表被隐藏
二手交易 相关的信息,包括已关闭的交易,不会被隐藏
pnongrata 最近回复了
16 天前
回复了 XueXianqi 创建的主题 发音 “你”和“拟”的读音一样么 ?
OP 可以搜一下“元音舌位图”,看看语言学的相关概念。
同理,辅音也有可能因为受方言影响、以及跟元音连读,带来发声部位的改变。

一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就是在各个语言中都有“ai”“ei”“o”的音,但仔细听,又都有细微区别。比如如果把 Apple 读成“埃破”,就很奇怪。
你可以对着镜子,准备读“Apple”,对着镜子停在张口准备发“ai”的状态,观察自己的口腔和舌位。
同理再准备发“爱”的音,再观察对比一下。

嘴唇和舌位是能非常精准地控制变化不同声音的。
这也是很多非母语者说外语时容易带“口音”的原因———不自觉地代入了母语的发声位置习惯。

回到 OP 的问题,中国方言实在太多了,那些国际音标也好,古汉语音标也好,实际上当然不足以完全覆盖所有方言的发声位置。
比如在我的方言里,发“你”的时候嘴唇很松弛,发“拟”“泥”的时候口腔整个下半部分+上下嘴唇都在用力。这是因为在我们方言里“你”的发音,接近闭上嘴用“嗯”回答别人的声音。久而久之,说普通话的“你”时,嘴唇也就不会用力了。

简答:哪怕拼音/音标一致,不同地方的人读出来的当然可能不一样。其实没什么对错之分。
55 天前
回复了 jiashuaibei 创建的主题 生活 [生活] 卖房子遇“装修代卖”有何套路?
我卖过,已安全下车。OP 这个差价才 1.5 万,确实不太值得冒险。给可能碰到类似情况的朋友们分享下我当时的情况:
1. 房子是能做三/四室两厅的刚需毛坯房。但跑了下整个小区近几年的成交数据,发现毛坯房很难卖。成交周期特别长,且老家买二手房的刚需人群,很难有多的额外预算搞装修。因此“串串房”算是改进产品的较优解。
2. 装修公司的动机:垄断小区装修+找好户型的毛坯房低买高卖。他们流水线作业,装修非常快。找了设计公司出图,在附近同几个小区多套房子同时装修,我那套房子不到 2 个月就全装完了,并且不是那种出租简装风,是网上经常能看到那种样板房的风格,挺吸引人的。
他们找我之前,我试着挂过中介。心理底线大概在 80 ,挂牌 82-85 等砍价。但两个月左右只有五六组带看,且意向不强。目测成交遥遥无期。
装修公司的报价是 78 ,定金先行。其他条款跟和 OP 的差不多。由于当时在上海已上车,想着尽快把房子出掉回血,所以接受了。装完后他们一个月内找到买家。所有流程大概 9 月初开始,1 月初全部完成。

建议:
1. 多了解对方的动机和背景。我当时大概验证了一下,他们想“垄断小区装修”属实。低买高卖也有利可图。装修公司老板朋友圈发了有大半年类似的业务(甚至一年多过去了现在还在发),应该业务流水比较健康。所以我认为不算骗局,只是个我之前不太了解的生意。
2. 多评估自己房子的情况。前面说了,我的房子属于户型好、楼层好的刚需房。但仅仅因为毛坯难出售。我当然也可以自己找个装修公司装好加价卖,但首先我人不在当地,而且装修本身就是个很费神的项目。如果有流水线能做好,能增加我房子出售的概率,且在价格略降的基础上,缩短了我的成交周期,值得尝试。
3. 装修务必提前了解清楚施工队资质、合同承包等劳务关系。因为房子没过户前,里面发生的事情责任都归房主。我当时最担心的是敲了承重墙、施工时意外受伤这些。因此要求在合同里增加施工风险转移的条款(施工队承担,与我无关),必要的话可以帮他们买上保险,以防万一。
我爸妈就住村里宅基地,简单分享:
1. 我爸还在镇上上班,快递都寄他单位。如果村里完全不通快递,最好在近点的村子或者镇上找个熟人代收。如果想买大件(家电家具等等),真的会很不方便。这就来到第二个问题:
2. 你老婆有车吗?自己能开吗?没有的话,她光靠自己相当于岀不了门,会是件很憋屈的事情。我爸妈各有一辆车,所以我爸去上班了,我妈也能自己去买菜或者去外面溜达逛街。农村公共交通很不方便,要么搭别人家的车,要么弄个摩托车电瓶车,但一定得有自己的交通工具。
3. 脏乱差——我爸妈的做法是,用围墙把整个房子围起来。据我妈说家里光围墙砌掉十好几万。不仅私密性更好,里面容易打理干净,而且隔绝了一部分过于没有边界感的人随意串门带来的困扰。
4. 住农村的事情比有些人象中的多。地方太大了,谁搞卫生?谁维护农村社会关系?我妈很早就不上班了。不说房子内部区域,我每次打开监控都看到她在打扫院子。有时是扫叶子,有时是脏了冲水。有时候种种菜,维护下花园什么的,更别提做饭洗衣扫地这种日常家务,根本闲不下来。而且村里很喜欢串门,经常有人过来喝茶聊天,除了人走了要收拾家,光社交对有些 i 人来说就很消耗精力了……
奇怪为什么这么多人看人都是二元的。性别当然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但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只关注性别而忽略其他因素就是偷懒。

一个人的构成是天生性格+原生家庭影响+后期发育。

天生的比如:有些人从小心大,对疼痛不敏感,摔了也不哭。
原生家庭比如:孩子经常被竞争比较(多子女家庭、高要求家庭)、忽视或恶意对待(家庭条件恶劣),接触人的形象大多跟威胁强绑定。慢慢就变成坚信“丛林法则”的防御型思维:对他人的动作和话都更警觉。所以你老婆的反应,类似回想起小时候被比较的失落,下意识优先识别了这件事带来的(竞争)威胁,所以不舒服。
后期成长比如:远离了原生家庭,去了大学找了工作碰到了好领导,有了互补支持型的恋人,慢慢挣脱了天性和童年阴影。所以她会跟你这种“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安全型思维的人在一起,可能就是看中了你心大、安全感高。

但不同思维也没啥对错。我也是安全型思维,也不觉得别人分享个这有什么,因为我默认大家都是好人。这种大多源于稳定的早年支持和保护,所以容易相信别人。但问题是对人际关系里的深层次的威胁反应迟钝,容易忽略真正的恶意,上当吃亏;
防御型思维因为经历了不确定性,识别风险能力强。但安全的时候防御模式也是一直开着的,就会让安全型的人感觉“想太多”“反应过度”……
108 天前
回复了 littleG 创建的主题 生活 一个希望 V2 上的女网友参与评论的帖子
两边都是独生子女,两边都是奉献型父母全心为孩子。
彩礼也好陪嫁也好都是走个过场而已。没有这个问题。
明明是择偶时的三观问题,一个个怎么都在搞男女对立。

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被消费主义影响,因此更倾向于支付商品的溢价。但不乏有极简主义完全不受洗脑的女生。
男性在成长过程中被教育要务实、承担更多责任,出于储蓄的本能和风险控制考虑,商品只求功能,或者甚至只看价格“能跑就行”,但你也能看到全身奢侈品的男的。

你说性别是不是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消费倾向,当然是。但是世界上这么多人,选一个人组建家庭结婚生娃之前,这些不都应该评估清楚吗。你老婆结婚前是个花钱是啥样你心里没数?发到网上外人必然站队吐槽,你俩想法也没法因此对齐啊。

你的点在于“现在先凑合用一下”,你老婆就是不愿意凑合希望一步到位,“要么升级贴,要么不贴”。本来也没个谁对谁错,只是俩人想法做事风格不一样。
最后都加钱贴完了,这事又被翻出来说一遍——想法不一样可不就容易吵架吗。我想往东边去,你非要往西边去,咋办啊,总得达成一致啊。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吵呗。
啥叫磨合,磨合就是俩人互相让步。一方无限让步或者都不让步,日子慢慢就过不下去了。
149 天前
回复了 bzq 创建的主题 生活 妈妈 50 岁生日,纠结送什么生日礼物
保健品可以考虑钙片、鱼油、复合维生素。这些基本吃吃没什么副作用,而且说实话老人也不一定真定时定量吃,就是个心理安慰。放家里来客人了也可以说“家里孩子买的”。
玉镯子在农村的话不推荐了,干活什么的很容易磕到,一般人也不懂。这行水又深,容易当冤大头。金镯子都不戴更不太可能戴玉镯(我猜的,我妈就这样
餐具可以考虑,我家餐具都是骨瓷的,基本热水一冲油就差不多干净了。或者直接上洗碗机。我妈不要洗碗机,所以买的餐具。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Solana   ·   285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5ms · UTC 13:37 · PVG 21:37 · LAX 06:37 · JFK 09:3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