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othercat  ›  全部回复第 4 页 / 共 4 页
回复总数  75
1  2  3  4  
@wtdd 我想取代的 16 寸 2019 Intel 64G+1T MacBook Pro ,当年购买价格是 29999 😏
@smallboy19991231 我手头 Intel 16 寸 2019 Macbook Pro 64G +1T 已经算是 x86 白苹果 Mac 笔记本顶配了,这是 x86 顶配 Mac 笔记本的最后一代。但就算是这样的笔记本,我另外一台晚出一年的 M1 的 MacBook Air 在生活上使用的感受,是远远胜过 Intel 这台的。但是让我感觉无力的,不是因为使用了 ARM ,而是使用 ARM 的 Mac ,其 macOS 的灵活度和操控度更依赖苹果自身的发展,我这种想折腾的人,很多时候无能为力。而同样可以运行在 ARM 设备的 Linux 各发行版,反而不用担心相似的问题。所以更大的问题是软件,不是硬件。我依旧认为 M 芯片的 Mac 笔记本 YYDS 。
@LitterGopher 问题在于这十几年来,我的主力就是 macOS ,Windows 从来不是主力。为啥换了 Linux ,Windows 就成了主力呢😂
@dmanbu 是的,所以最初用 Mac 也本着 macOS 桌面不折腾,BSD 相关的工具也能用。但是从这几年开始,确切来说是从和 iOS 融合开始,macOS 的一些深入折腾行为就变得非常不可控,这种一般用户可能体会不会很深,但是对想要自定义一些内容或者想尝鲜的一些人来说,macOS 这种不可控和不可预期,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时间成本,因为你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你唯一能期望的,是 Apple 能够更新更好的 API 然后有大牛帮忙处理。
反而 Linux ,固然一定会折腾,但是其实最终都会有一个 workaround ,加上现在新东西往往都是从 GNU 移植的,为 ARM 的 M 芯片的 macOS 移植流行 GNU 的东西,真的反而是一件更辛苦的事情。

那 Win+WSL 的玩法呢? Win 的游戏和视频播放功能的确强大,AI 处理也有足够的应用层用户去折腾,但是现在可以串流的话,自然就不需要 WSL ,而直接可以尝试 Linux 桌面+串流 Win 主机的玩法了。
@waahii 哈哈,谢谢大佬的经验,我会仔细拜读的。
1. 国产软件兼容,还是丢给虚机或者手机吧
2. 续航,Intel 14 代 U+Intel EVO 太好了,我这台之前和人泡汤和忙点事情,不带电源撑一天,目前和 M 芯片的 Macbook Air 一起用,续航也不会比那个差。如果是 Intel 14 代之前的 U 可能会麻烦点。
3. 我对 wm 还是小白,目前我在朋友的指引下,小心谨慎的 wayland+gnome 摸索,反正先把资料迁移,再把系统熟悉,慢慢适应快捷键对窗口的管理,这是当前我的小目标。至于后面的更多桌面选择,来日方长
4. 我 pass 已经开始在朋友的推荐下用了,目前 mac 和 iOS 也开始用起来了。fzf 我会看看
5. 核显直通说的是 6.11 ,我也不确定效果,但是可以预计一个折腾时间点,好在现在有串流,我还用过这台雷电 4 组的雷雳网桥串流,那个低延迟真的太爽了,当然雷电组局域网,可能这个成本短期不会普及。而且非游戏的情况下,RDP 还可以接受,VNC 会稍差一些。
6. Edge 主要是 Mac 用习惯了,FF 也在用,如果大部分插件都有相似的,的确 FF 好。因为目前只有在 FF 下才有视频流的 AV1 硬解
7. dotfiles 我要好好学习学习~
@jiakme 如果是办公室,我有办公电脑,这问题不大。如果在家办公,串流在如今可能是比虚拟机更好的方案,但是 Wi-Fi 需要稍微好一点性能的。至于 backup ,我的常用文件都是 Syncthing 同步到不同的位置的。这也是我目前在使用的感觉。
上面说错,内核 6.11
@bianjp 谢谢🤝,不过声音对我来说,因为可以用雷电接小尾巴或者蓝牙耳机,反而不是很重要,我是打算等到内核 6.9.11 之后,先把核显直通弄好之后,再来看是不是声音就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了,目前还不着急弄。再次感谢~
@5wunian 是的,前提是先有投资人和项目,硬件成本就太容易被稀释。如果只是单纯买了 M3 Max 96G 跑 LLAMA3 ,然后再去找项目和投资人,结果发现没人找你就 GG 了。
@5wunian Linux 肯定不是适配所有硬件的,所以在用之前我也是找熟悉的朋友用 Live CD 测试硬件的,如果硬件不适合,肯定不会去用。
@winson030 最新的进度大概是 H264 一年内有望,只是如今串流的核心是 HEVC ,拿 B 站的编码来看,同样一部片子,H264 1GB 大小,HEVC 是 318MB ,AVI 是 285MB ,局域网串流使用 HEVC ,无线带宽的压力是大大减少的。所以 HEVC 的硬解啥时候能在 asahi 成长呢,那个时候恐怕 Intel 16 代,17 代 U 都出来了😂
@fanhed 干活的方法千千万,作为干活的远程服务器都容易,而我在有 Mac 的前提下,尝试能让 Linux 笔电成为生活主力罢了。
@passive Intel EVO 是个好认证,解决了很多问题。红米是个好团队,他们用的硬件公版越多,我 Linux 折腾就越少😂
@lijiangang886 你的意思是,如果现在还有 Intel 的 Mac 持续更新,我会不会考虑迁移 Linux ?这可能会有影响,但是毕竟看这个趋势,已经不太可能发生了。至于黑苹果,我觉得折腾黑苹果还不如我用着白苹果然后折腾 Linux 成为主力吧😂
主题附加留言只能有 3 条,接下来就是针对系统和软件的优化和迁移(除开工作特有的必须用虚机除外),我会不定期更新自己的感受,也希望大家能够有更多的启发想法, 互相讨论:
1. 目前窗口管理 Wayland+Gnome 桌面的搭配,等我真的熟悉 Linux 桌面,再考虑更换其他吧。
2. 只是用 Podman 而不是 Docker 进行容器管理,的确遇到了一些需要提权 sudo 并且还要加上--privileged 的 Docker 容器,短期用这个 workaround ,长期可能自己来做 Podman 容器
3. Microsoft Edge:我在 macOS 上还是迁移到了 Edge ,一来是我 64G 内存不怕 Edge 。二来我喜欢侧边栏使用,Chrome 的侧边栏插件不理想,ARC 浏览器的其他功能如密码管理我不想用小厂的。三来 Fedora 的 Chromium 不能同步 Google 账号,Edge 能够同步插件和密码。
4. 微信,虽然 Linux 也有原生微信可用,但因为我极度依赖本地搜索我上百 G 微信聊天记录,Linux 微信没有聊天记录迁移和备份,因此还是需要用 Win 虚拟机使用微信
5. Win 虚拟机,主要就是 KVM 和 VMWare Work Station 的选择。VMWare Work Station 17.5.2 针对个人用户免费的,我好不容易折腾到内核 6.9.3 才能装上,结果发现 3D 图形加速不能用,那要你何用。我还是等核显直通用 KVM 吧。

目前就更新到这里了,后续针对软件持续更新,2024-06-22 15:02 以上。
1  2  3  4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39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0ms · UTC 07:07 · PVG 15:07 · LAX 23:07 · JFK 02:07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