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xlin #113 作为从 miui5 就一直用小米的用户 吃过 miui7 多层启动过程合一以提升 app 启动速度的饼 在 mini8 时代因为广告折腾波兰版 再到 miui9 没活应整的小米"黑科技"
也曾因为小米冲击高端 通过收 F 码买过第一代的小米 note(第一个定价超过 1999 的小米手机)
后来发现小米这个企业的特性就是 在堆料的地方使劲宣传 在行业标准的地方变着花宣传(比如 360 做摄像头的时候 小米宣传自己的是 4 片玻璃 balabala 结果周鸿祎扭头一问自家员工 答曰整个行业都是 4 个玻璃 都是一样的行业标准 只是小米作为卖点宣传罢了)
所以回归 yu7 就算你买的是顶配 和低配享有的 bug 是一样的 升级 Max 后 没宣传的缩水是一样的 你以为性价比最高 实际上可能缩水缩到整体体验都是不合格的 与其在这里斗智斗勇 可能不如放弃性价比做一个冤大头 至少不会在之后出问题的时候想 我当时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当然冤大头如果问题更多 那会更想不开)
(其实 yu7 刚出来的时候 那个从悬崖掉下来存活和那个被备用电池出卖小动作的"评测人" 事件 让我一度以为小米做车是认真的 不缩水了 而是给足了配置 但是后面随着口碑逐渐反转 反馈逐渐增多 让我意识到 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是这个企业一贯的风格 那我真的不敢冲 yu7 至少我是不信做 yu7 的时候 整个企业的价值观都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