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xromantic 83 天前 ![]() 没用 - 没有
|
2
passive 83 天前 via Android
实现起来成本太高了。估计学术会议里都没几个人谈这个。
|
3
vokins 83 天前 via Android
只有美版才有此功能,美版无卡槽
|
4
emeab 83 天前
国内没用. 都没啥地方部署
|
![]() |
5
moyaya 83 天前 ![]() 5G 毫米波的优势是速率快、容量高、时延低等,因此在人员密集的特定场景,比如演唱会,比如大型体育赛事,就非常有优势,美国虽然 5G 基站少,但在这方面却做的很好,这个也算是至今最体现 5G 优势的应用场景,好吧,还是加个之一好了。
|
![]() |
6
ZE3kr 83 天前 via iPhone
测速党狂喜的功能。5G 初期美国基本全靠毫米波部署的 5G ,随着 Sub6Ghz 频段放开,美国多数 5G 的覆盖都是用 Sub6GHz 和低频实现的,毫米波只占少数了。T-Mobile/ATT 也不再大力推毫米波了,这俩运营商销售的一些安卓机也是没毫米波的。现在毫米波没有三年前那么有用,但美版的 5G iPhone (非 SE 系列)全都有毫米波(无论哪个运营商),也只有美国的 iPhone 有
|
![]() |
8
ZE3kr 83 天前
Pixel 经常在美国卖两种,一种有毫米波一种没毫米波。一般只有 Verizon 卖有毫米波的。就 Pixel 7a 而言,毫米波版比普通版要贵了 $50 。这玩意成本不低
|
![]() |
9
forgetlight 83 天前
从 13pro 开始用的 Verizon 的 ultrawide 也就是毫米波,在波士顿这边速度区别确实挺大的。 普通 5g 测速应该只有一百多最多见过两百。ultrawide 能上到 400+,刷视频(特别是 1080p )的顿卡感明显消失。
|
![]() |
10
Rh1 83 天前 via Android
@forgetlight 那这么看来美国的毫米波速度还比不上国内普通的 5G ,实际意义也不是那么的大啊,因为我同学给我发的截图市中心区域平常怎么测都在 600-900Mbps
|
11
ruimz 83 天前 via iPhone
美国
mmwave 仅大城市部署,也不是所有套餐档位都有毫米波 uwb 的连接权限 最有用的高并发场景是几万人在场的美式橄榄球比赛时保障通讯,最有用的高宽带场景是家门口有无遮挡毫米波的话可以几乎不用开宽带 广大的农村玉米地区主要还是靠低频(例如 T-Mobile 的 600Mhz Band71 )和中频做 5G 信号广度覆盖 |
12
mianlaodie 82 天前 via Android
使用场景的话,没记错的话之前锤子手机有。使得无线投屏的 TNT 延迟极低,可以达到有线水准。
除此之外其他家的桌面模式,在无线投屏下的延迟和码率我认为都是不可用的状态。 |
![]() |
13
ZE3kr 82 天前 via iPhone
@forgetlight 400mbps 的那个很可能不是毫米波。国行的 iPhone 用 Verizon 的 c band 也可以到 1500Mbps 。2000 以上则大概率毫米波。c band 也显示 ultra wideband
|
![]() |
14
Zy143L 82 天前 via Android
有用 但是国内没有 测速很爽 成本不低
|
![]() |
15
gpt5 82 天前
毫米波必然是当之无愧的无线通信皇冠上的明珠,因为:
1️⃣28G≫5G 2️⃣美国在部署 3️⃣中国无法部署 |
![]() |
16
echo1937 82 天前 via iPhone ![]() Linus tech 测过一期,用户背对基站和面对基站信号和速率能查一大截,完全看不出来这种覆盖能力有啥意义。
|
![]() |
18
SenLief 82 天前 via iPhone
没什么用,因为无法建那么多基站。作为单应用实例可能可以。
|
19
shutongxinq 82 天前 via Android
@echo1937 演唱会的时候挺有意义
|
![]() |
20
weeei 81 天前
我们用的厘米波,有些地方半夜会把 5G 基站关闭,毫米波更耗电了。
|
![]() |
21
lushifu 81 天前
目前看来除了热点全地区以外确实没有多大的部署必要,而且毫米波的功耗确实大
冷知识: 1.韩国政府已经把运营商的毫米波收回,理由是各运营商覆盖率远不如预期 2.日本从 iPhone12 时代就有毫米波的基站,但是到目前为止在日本发售的 iPhone 都不支持毫米波;按日本官方的统计标准毫米波的人口覆盖率几乎为 0 ,所有数据量按频率统计的话毫米波的用户数据量占总量的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