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这里是程序猿视界,一个电子产品评测频道。作为一个电子爱好发烧友,又身兼程序员身份,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个不一样的评测视角,把最真实的体验分享给大家。
那么近期爆火的 Rokid Glasses 到底怎么样?作为最早一批的 F码用户,我大概是 7 月 11 号收到的,深度使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期就给大家好好盘一盘。
产品外观
开箱
我是在 7 月 11 号收到的,因为当时正好在旅游期间,所以把地址直接填到了酒店,一个在酒店匆匆的开箱,后面我补拍了张全家福。F码的配件比较简单,包含了眼镜本体、磁吸充电线(c口母口)、没有用的说明书、备用鼻托、眼镜盒,如果近视并且购买了镜片的会会有一对近视磁吸镜片。
外观对比
目前我手头上只有小米眼镜和 Rokid了,也是作为日常佩戴轮流使用的,之前的雷鸟 V3、meta均已二手出掉,另外剩下的只有BB 眼镜以及受众更小的 INMO AIR 3,所以我觉得为了对比我挑了当下同样热度很高的小米眼镜进行外观的对比。(PS:叠个甲,我当然知道两者不是一类眼镜,但奈何目前单绿+摄像头的眼镜目前仅 Rokid 一家,按理说不同类不应该对比,这里仅作外观对比)
外观我觉得见仁见智,有人喜欢这种亮光的,有人喜欢哑光的,有人喜欢大框的,有人喜欢小框的。对我而言,我能感觉到 Rokid 会更精致点,会更让我有那种拿在手上欣赏工艺品的感觉,镜腿尾部会更像正常的眼镜一点;小米的则是标准的墨镜大小,镜腿尾部因为有 typec 口所以会比常规的大一点
近视镜片对比
Rokid 的近视镜片是在官方配的,599元 的 1.74 的,首先说一下我的近视情况,我属于高度近视+高度散光,左眼 675 度+散光 325 度;右眼 550 度+250 度散光。当我收到镜片时,我当时真的被震撼住了,这是我见过的最薄的镜片了,我之前也不是没有配过 1.74 的,但是这个薄度秒杀我之前怕配过的所有镜片(PS:也可能是因为我没有配过高端的 1.74,像日本朝日富士和尼康之类的)。下面是一些对比,和 Rokid 一样,雷鸟和 inmo 的都是官方配镜,其中雷鸟的是 官方349 元(配镜补贴是 200),inmo 的是官方 549(配镜补贴是 200),从价格上来说,Rokid 确实价格是最贵的且没有补贴,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说,至少对我来说,这个 599 花的超值
(注意:此次对比的都是带显示的光波导眼镜,因为目前波导片还不能和近视镜片结合成本较高,因此近视镜片的薄度,重量非常影响佩戴的感受)
大小对比: 近视镜片都是越大边缘厚度越厚,本次对比中 inmo 最大,雷鸟最小,Rokid 居中
薄度对比: 肉眼看,Rokid明显非常薄,雷鸟最厚
重量对比:
INMO air3最重 15.1g,雷鸟 X3 pro 11.5g,Rokid 最轻 8.9g (真没想到同样的度数可以差这么多)
佩戴情况
由于我日常现在是小米和 Rokid 轮流着带,有着将近一个月的佩戴使用时间,所以在佩戴体验这块就拿小米来对比。因为我是高度近视,所以需要全天佩戴,那么重量就成了重要的感知因素。由于我前期使用了近一年的 meta 眼镜作为日常眼镜,所以在体感上,我会觉得这两幅会比 meta 的都要轻,而在小米和 Rokid中,我会觉得小米的更轻一点。那么实际的重量是多少呢,实际上这两幅眼镜对于我而言,重量差距非常小:Rokid 是 59.5g,小米是 57.8g
要知道,Rokid可是多了显示的,所以 Rokid 能在这种情况下和只带摄像头的 AI 眼镜的重量几乎持平,足以证明 Rokid还是有点东西的。
那至于夹头问题,确实小米在铰链上会更舒服,因为它是属于外扩类型的,再有一定松紧度程度下不会有夹头的感觉。Rokid 的铰链则是没有什么框量,所以至少在我体感下是比较夹的,听说官方后续会优化,等9 月份的大货可以解决。
功能方面
显示
在显示上,Rokid Glasses 采用单光机双目的单绿方案,很遗憾目前我手头上带显示的眼镜目前只有这一款(哦对还有INMO Air 3)。在这之前,我曾经拥有过雷鸟 X2、魅族探索版、雷鸟 X3 pro,但是它们都是全彩的,Rokid 也是我第一幅单绿方案的光波导眼镜。纸面参数如下:30 ° 的 FOV、Micro LED +衍射光波导、640*480分辨率。我觉得单绿方案参数其实不是很重要,这个分辨率也足以我们看清字体。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阻碍我们普通人带显示的光波导眼镜最大的阻碍有两点,一个是现在光波导镜片在反射区域会有一层护眼特效,在光比较强的地方有彩虹纹,另外一个就是现在的波导镜片和近视镜片还没办法做到一体贴合,或者说贴合成本会很高把。分辨率和 FOV 我反倒觉得没那么重要,毕竟也不会天天拿这个来看视频把。
那显示到底重不重要呢,我觉得当下而言,无非是取舍罢了,你如果需要显示,就得忍受现在不那么发达的光学上的一些缺憾,总体而言,显示一定是未来的方向。
F码这批货镜片光学上会有点问题,反射区域下方会有明显的紫光,有很多人反馈看久了会晕,如下图,后面官方会统一更换正式版。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
至于漏光,目前来看,衍射光波导无解,在一定角度是一定会看见的。
拍照
拍照我拿小米、雷鸟V3、Rokid来对比,因为没想着专门做评测,所以拍的不是同一个场景,大家可以浅浅的感受一下:
Rokid:
小米:
雷鸟 V3:
在画质方面我感觉三家的水平其实非常接近,毕竟都是同一个 coms 同一个 isp,作为第一视角拍摄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是足够用了
视频
视频我这里有小米和Rokid录的一些,都是在旅游期间拍的,基本上不分伯仲把,rokid在录制的时候因为有显示,可以清楚的知道还剩多少时间,这点好评。
录音
录音功能 Rokid 家也有,也有 AI转录和 AI 总结,整体而言效果还不错。不过现阶段没有快捷启用的方式有点不是很方便,如果可以有小米那样的快捷手势就更好了。
AI能力
AI 这块的话可以好好对比一下,小米、Rokid、雷鸟V3这三款我都有深度使用,其中小米是接入的自家大模型超级小爱,优势就是可以和米家联动,劣势就是不够聪明;雷鸟 V3接入是的通义,在回答问题准确性上还不错,再加上先发优势,迭代了大半年的软件也打磨的很好了,支持探索视界也就是实时视频 AI,最近更新也加上了便签提醒这些实用的功能。而 Rokid 家的 AI也不错,是唯一能够支持选择模型提供商的,可以选择通义、豆包、智谱、deepseek,且都使用了最高版本用来保证能力,那作为唯一一个带显示的,大模型的回复也可以一眼看到,相对于只能听语音省事太多了。那它也有慧眼功能,也是类似雷鸟的探索视界,不过目前 IOS 上暂时不能支持。至于便签提醒这些,也在迭代中了,后面也会更新,毕竟 Rokid家的软件能力一直是行业标杆。
充电速度
在充电速度上,rokid 真的很快,在体感上比雷鸟和小米都要好,而且是磁吸设计,将来等充电胶囊发售,就可以变相实现无限续航了。
系统
Rokid 眼镜搭载的是自家的 YODAOS系统,我到手后到现在已经OTA了两次,而且更新的内容也非常多,在软件上 Rokid从来不让人担心。系统上目前实现的功能有翻译、导航、提词器、歌词显示、AI助手,目前的情况是因为眼镜没有过 MFI 认证,所以在 IOS下体验会和安卓有差别,安卓现在是完全体,已经可以实现通知显示,慧眼,看一看支付等功能。
开放能力
那作为程序员,我肯定会多多关注眼镜的开放能力,Rokid 官方明确说明了后面会放出相关的 SDK,让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 idea去开发第三方应用,这点非常好评。Rokid的开发者大会也一直是国内这几家眼镜厂商中搞得最好的,开发者数量也很多。那我相信,未来开放 SDK 后,也会有更多好玩好用的第三方应用。现阶段 AI\AR类眼镜最缺的就是应用,共创会是一个更好的方向。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吧,Rokid Glasses 我觉得在现阶段确实是做的最均衡的一台 AI眼镜,在保留显示的基础上重量还保持在 49g 左右(不带近视镜片),既能够拍照拍视频,又能有一点点生产力,毕竟带了显示,翻译、提词器、导航这些功能就有了实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