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daisyfloor  ›  全部回复第 6 页 / 共 15 页
回复总数  298
1  2  3  4  5  6  7  8  9  10 ... 15  
105 天前
回复了 jlz52z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关于 2fa 备份的疑问
先说结论:
建议存一份,方式可以是 2FA 管理软件自己备份,或自己导出备份。方便跟换设备或手机丢失的时候可以及时恢复。甚至考虑 2FA 管理 app 同时使用多个的,相当于多配一把钥匙。

目前在用的方案:
- 密码库用 :Enpass(闭源商业),数据纯本地,用自己的 Onedrive 多端自动加密同步
- 2FA 用:2FAS (开源) iOS 版,数据纯本地,APP 里可选 iCloud 同步,可选加密或者非加密导出后自己存在任何地方,需要时也可以导回去。
- 根账户不负责任何密码管理和 2FA 管理工作

解释下:
-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密码库和 2FA 应该隔离,当然现在很多密码管理软件从便利角度自带 2FA 管理,但这其实也就失去了 2FA 的意义。纯图方便了。
- 2FA 的管理和根账户不混在一起。我是从 Google authenticator 迁到 2FAS 的。原因是,如果出现了小概率根账户被爆的的情况,2FA 等于也交出去了彻底失控。


但这些全看个人需求和用况,上面的哥们用了 10 年也 ok ,对吧。

安全和便利是互斥的,这个平衡点得每个人自己去找。
106 天前
回复了 shuiguomayi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请教下 clash 的 DNS 是这么配置么?
刚知道 google 的 Doh 可以这样配置:

https://8.8.8.8/dns-query

那么就完全不需要 default-nameserver 了。
106 天前
回复了 shuiguomayi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请教下 clash 的 DNS 是这么配置么?
@icaolei @xpn282

有个地方我可能没有说明白,ipv6: true 有两处,一个是全局的,一个是 dns 项里的。

dns 里的默认是 true 。全局的好像也是,而且一般 app 会在 GUI 里有开关控制,它们的区别是:

-全局的 :是否处理 ipv6 流量
-dns 里的 :是否丢弃 AAAA

这 2 个任意一个改为 false ,就会无法使用 ipv6 进行网络访问,可以通过 https://ipw.cn/测试。这个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如果你没有 ipv6 就建议关掉。 有 ipv6 的话想用就开,比如有些网络电视用的是 ipv6 地址。

回到 DNS 优化的问题:
除了 DNS 配置项目问题,规则才是关键。因为 dns 优化的核心是要避免本地进行“不必要的 DNS 解析”,使用 Fake-ip 就是一种策略,还有一个策略就是要在规则里,尽量避免使用 IP 规则,如果有,也建议放在排序的后面,并且加上 no-resolve 。

这样,就避免(减少)了一次或多次为了匹配规则而进行的 DNS 请求。
106 天前
回复了 shuiguomayi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请教下 clash 的 DNS 是这么配置么?
@xpn282 @shuiguomayi @icaolei

这是一个可用的简单配置:

dns:
enable: true
prefer-h3: true
listen: :1053
enhanced-mode: fake-ip
fake-ip-range: 28.0.0.1/8
fake-ip-filter:
- "*"
- "+.lan"
- "+.local"
nameserver:
- https://101.101.101.101/dns-query
- https://1.1.1.1/dns-query
nameserver-policy:
"geosite:cn,private":
- https://223.5.5.5/dns-query#h3=true
- https://223.6.6.6/dns-query#h3=true

解释一下:
- IPv6 我之前一直是 true ,最近打算关掉试一试,因为看到有说法是这个打开后有时候会影响上网体验。待验证。
- prefer-h3: true 要打开,这个对于支持 http3 的 Doh 会启动并发查询,如果对方支持,速度更快,那就起飞
- nameserver 部分没有开强制 h3 ,原因是,这部分请求会出去,而出国的 udp 通常可能体验不好,默认并发即可。
- policy 部分,增加了#h3=true ,让国内的域名解析强制开启 http3 的 Doh (目前阿里是支持的),理论上可以起飞。
- 去掉了 default-nameserver ,因为下面的请求地址用的都是 ip ,不是域名,不需要再解析了。

另外就是,enhanced-mode 这部分到底怎么用我还没搞清楚,fake-ip 部分是我最近加上去的。我不是在网关上用,就是客户端上用。所以我不知道有没有用。或者说有没有负作用。目前也是测试待验证。

以上。
107 天前
回复了 guotie 创建的主题 软件 为什么我没觉得 obsidian 有多好?
@zx900930 试一试 remotely save 插件?
109 天前
回复了 kenanremix 创建的主题 Google 2024 年 2 月--GV 号码购买方式求推荐
我记得几年前都可以自己注册然后充值的。现在不可以了么?得去买号?
109 天前
回复了 knockkey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有懂茅台的老哥吗?求助
你去小红书找收山姆茅台的人,那些人都是懂哥。应该能鉴定。也愿意收。
109 天前
回复了 alphaokxyz 创建的主题 VPS 现在哪家的 VPS 便宜好用?
如果你是联通,其实用便宜点的机器一样很顶。联通使用 Racknerd 选 DC02 ,晚高峰也可以跑满带宽。一年只需十几刀。
不错,但每次写完后都搞一遍,感觉麻烦。

这里也分享下我的做法:我的笔记内容和博客站点是 2 个 Obsidian Vault ,分开管理,分开的原因:

1 、笔记内容较为私密,我自己都是用 remotely save+Onedrive 同步和备份,而 Hugo 站点内容通常都是公开的(当然也可以私密 repo 管理),为了发布本身就在 Github ,没必要混在一起多同步一份。

2 、后面方便内容做鉴权,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这样分开后,管理就很纯粹简单:

1. 博客图片都是用图床(笔记也都是用图床),这样就不存在什么 MD 文件的关联资料,MD 文件就是自己一个文件,纯粹。写博客或者笔记的时候,直接将图片在文章中粘贴,就自动上传图床返回并替换为 MD 图片链接。用到的插件和软件
- image auto upload plugin 添加图床配置
- pigo (或者 piglist 或 upic )管理图床
- 图床是 CF R2 免费

2. 使用 Obsdian 自带的模板功能,做一个新文章的模板(里面有文章元数据),指定新文章创建路径为 content/post 目录
3. 站点内容用 Git 管理,远程仓库直接连接到 Cloudflare Pages ,我本地 push 之后,那边就自动拉取并 build 站点内容并发布。



配置需要一些精力,但配置好后,就特别简单了,可谓一劳永逸:现在写作发布只需要:

1. Obsidian 打开 Hugo 站点仓库,创建一篇文章(已自动在 Content 目录)
2. 插入模板(就是填充元数据),修改标题,即 tag 等等内容,开始写作
3. 写完后 在 Obsidian Git 插件里点 3 个按钮( Stage ALL + Commit + Push)
4. 等大概 10-20 秒后,网站就已经更新了。

欢迎讨论。
@ffxrqyzby 有个概念没搞懂。有 IPv6 了,是就可以不依赖其他任何工具直连?(两个电脑互相使用对方的 IPv6 地址访问),还是说有 IPv6 了还是得需要工具,比如用 tailscale ,但直连的成功率高?
109 天前
回复了 daisyfloor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IPv6 突然无法用了,求解惑
@gentrydeng 我当初自己改桥接就动了一个设置,删了原来那个 internet 连接,重建了一个 ipv6 和 v4 双栈桥接网络。其他没动过。



刚刚按其他帖子说法 和你上面的回复,我重新进入光猫,把这两个关掉

基本设置-lan 配置-RA 配置-“O”选项关掉保存。
基本设置-lan 配置-DHCPv6-“DHCP 服务”选项关掉保存。

重启光猫,然后路由改 Native ,正常了。现在 IPv6 终于彻底正常了。感谢!虽然我不知道原理是什么。
109 天前
回复了 daisyfloor 创建的主题 宽带症候群 IPv6 突然无法用了,求解惑
@gentrydeng 最开始光猫也没有 v6 的。我进去设置后才有 v6 ,是不是哪里设置的不合适?我就只能用 NAT6 。 这次突然不能用 我没有改过光猫
@dabaibai 有结论了么?
@SenLief @FaiChou 有没有什么直观的办法知道是不是直连成功了? 控制台里的 机器显示 connected 算不算?

还是说只能连接后 通过 tailscale status 或 tailscale ping xxxxx 来查看?
@whileFalse 啊?我完全不懂。请指教(救命)
@Tufutogo 啊?大哥你这是经历过什么惨痛教训么。。。
@FaiChou 我都明白了。我现在感觉槽点就是在,如果没有自建 derp ,那么“数据和流量出境”与否不可控,一不小心就过墙了,也没得选。。。。就去喝茶得不偿失了。。太可怕了。
@kenvix @SenLief @marquina @echo1937 谢谢几位老哥。
我没有 NAS 也没有 Homelab ,纯粹是尝试下新东西,我今天是第一次实际装这个东西(之前只是看大家说如何如何),装下来感觉挺牛逼的。什么都不用配置,加入网路的 2 个设备直接就能连上,我刚刚试了 MBP 数据流量 和 家里路由器后面的 PC 可以直连。tailscale status 显示 direct ,我还试了 taildrop 互发文件很快。

我大概理解了 exit node 的情况,实际上就是自己选一个节点做网关。通过这个节点出站,也就复用了这个节点本身的网路环境。

我搜了下,说是像公司内网这种 NAT 会复杂很多,才可能会需要中继才能连上。后面有机会再试一试。

目前唯一感觉奇怪的地方是:好像除了命令行 tailscale status ,UI 也没有地方显示是走了直连还是中继。(好像中继还是兜底的),这下好了,万一这一不小心 走了中继 境外中转一下被喝茶了可不麻烦了。。。
@marquina 如果不自建立境内中继的话,需要中继就走跨境中继服务器了,这种过墙会被 ban 么?或者说会被喝茶么?
@0o0O0o0O0o @kenvix 问个小白问题。如果用官方。我没搞懂那个中继,网上说中继都在境外。

我家里电脑和公司电脑用它们那个虚拟局域网 ip 互访,是不是实际上流量都会要跨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 15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341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6ms · UTC 12:14 · PVG 20:14 · LAX 05:14 · JFK 08:14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