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F1y 1. 各种各样的保险,目的是用较小的固定的代价,去除一旦中招整个家庭就完蛋的隐患。
比如如果你开车,要上车险。
比如防止你的房子因为各种天灾塌了(这条国内可能相对少考虑)
医疗的话主要是指重大疾病,泛指那些一旦需要治疗要大出血的疾病,或者无底洞类的疾病
最后就是身故险
另外保险是保大风险,所以调高出险费,降低保险费用,这样合理一些
但是,不管哪里的保险都可能相对有坑,国内可能更夸张点,所以自己要上心,不要太指望钱能买到靠谱的“非标准服务”,最好对自己负责,多查查吧
2. 关键概念是生息类资产,比如分红的股票、基金,房产也算(生的是租金)。
非生息类资产,比如不分红股票、黄金等等,你的获利是通过买卖而得,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每年卖一部分来变相获得收入。
生息类资产一般靠的是分红,分红的本质其实也是左手倒右手,本质上约等于周期性的强制卖出一部分资产。
但我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自己的心智负担**,而不是大富大贵,也不希望一直看资产价格,看买卖时间这么麻烦,我也没有这个运气和能力保证每年卖的那部分卖在较高位,所以我倾向于不花时间管理的生息类资产(比如房产就需要花时间管理)
还有一点个人认为很重要,生息类资产可以给你不用太关注资产价格的底气,因为除非是该资产基本面的重大变化导致的价格下跌,跌的再多一般也和分红没太大关系。
另外债券也算生息类资产,但是债券的收益太低了,理论上如果你要保证你的存款不因通货膨胀贬值,有两个目标比较重要
一个是 9%左右(根据翟东升分析的美元 1971 年以来印钱的复合增速就是 9%不到一点)
一个是 5%左右(这个我没有依据,是我个人基于主观感受认为的通货膨胀传导到日常消费的比例)
总之这个是我的经验总结和个人偏好,慢慢变富,结合自己的性格和风险偏好,分析一下自己要啥吧
最后再叠甲,以上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