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了家务平摊吗?你根本什么都不做!我什么都替你做了,简直烦死了!”
“你省省吧,别把自己说得这么可怜。我也做了很多家务,而且我从来没让你做那些家务,是你自己要去做的。”
“哦,是吗?也就是说我有个伴侣会帮助我洗衣服和打扫厕所?”
“你又来了,总是在抱怨。我没说不帮忙,你说吧,让我做什么,我去做就是了。”
“我不想让你帮我忙,你应该自己明白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出于帮忙!”
这样的争吵是不是非常熟悉?或者说你就是亲身经历的当事人?
没错,我们在新婚或者热恋的时候,往往喜欢给伴侣一个“惊喜”,比如:
“亲爱的,我帮你洗了衣服,已经晒出去了。”
“亲爱的,感谢你修好了灯泡。”
新鲜感蔓延在两人中间时,不论什么事情都是甜甜蜜蜜的。
一旦这些事情变成了生活,牢牢镶嵌在日常中的时候,我们的想法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我们认为甜蜜变成了职业化,从此家务活就成了家庭争吵的导火索。
双方都认为家务分配不公平,进行了无数次的争吵,仍然没办法分配好家务这件事情。
双方也都想解决这件事情,但是往往认为自己是对方恶行的受害者,一开口就充满硝烟味,每次都以指责开头。
随着时间越来越久,你所做的一切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或者伴侣每次都期待你完成某项“分内工作”,那么你的精力和耐心势必会被消耗殆尽。
有些事情,比如洗衣服,你可能一开始在做,伴侣未要求你洗衣服,但是久而久之,这似乎变成了你的分内之事,你总是认为伴侣在期待你洗衣服。
这种“期待”思维积聚地越来越多,埋下的怨恨也越来越多,最终发展成不停地争吵,甚至关系决裂。
我们身为局内人,总是看不透,你的朋友们,或者其他旁观者却能看出其中的端倪,可是往往他们对你发出忠告的时候,会被你粗暴地打断,或者你压根没有听进去。
假如说你变成一个局外人,去看自己和伴侣争吵的这一出戏,你肯定会获得不一样的感受。
再回到本文的开头,很熟悉对吧。有别人的影子,也有自己的影子。
你现在身为一个局外人,去看这一场争吵,是不是有一种清晰的感觉,能体悟到的东西变多了。
这场争吵,一开始就注定会愈演愈烈,因为第一句话就是强烈的责备,而被责备的一方,心里充满了抗拒,当然会猛烈地怼回去。
请扔掉“期待”与抱怨,不要用这样的暴力的语言去沟通。
你现在身为一个局外人 ,想想应该怎么开口,怎么去说第一句话?
“亲爱的,我感觉被这些家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我知道我们都没有预料到会这样,但我现在真的遇到家务困难了,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这样的开头你的伴侣难道还会直接怒怼你吗?(如果会建议别在一起了。)
情感心理学家米歇尔 · 布洛迪的《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用一种高超的手法述说情侣夫妻之间和睦相处的方法。
她告诉我们,碰到家庭争吵,你可以把自己的思想上升到另外一个维度,也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去看待争吵。
你会清晰地看见这场争吵的原因,也会立刻停止想要争吵的情绪。
米歇尔 · 布洛迪用生动有趣的插图,简洁的描述,真实的生活案例给我们展示了很多方面的争吵。
我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局外人,书中描述的争吵事件,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
米歇尔 · 布洛迪列举了 12 个生活争吵的场景:
要想解决争吵,首先得放下暴力沟通的方式,通过这 12 个场景,我们作为局外人去观察,去感悟,会发现,生活中所有的争吵都是没有意义的。
必须和平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今日读本:《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米歇尔 · 布洛迪
1
qsnow6 2019-09-11 00:04:53 +08:00
th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