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takustay 2015-01-09 23:41:07 +08:00
基本上静态类型语言都这么写吧……
|
2
hooozer 2015-01-10 00:10:14 +08:00
嗯,标题关键词拼错,差评。。
|
3
WildCat 2015-01-10 00:13:02 +08:00 via iPhone
我直接仿照 Ruby 的 Strung.match 写了个 extension ,用得很爽
|
4
skyline75489 OP @otakustay 它这个String的下标是String.Index,类似于C++容器的Iterator,但是它没实现隐式转换,没实现运算符重载,导致只能用(Range<String.Index>(start: text.startIndex, end: advance(text.startIndex,length)))这种诡异的写法,而不能直接Range<String.Index>(start:0, end:len)。
相比之下C++的Iterator好用多了。。。 |
5
xuming 2015-01-10 08:04:33 +08:00 via iPhone
试试exswift
|
6
wuhx 2015-01-10 10:08:01 +08:00
这是类型安全的代价,好处是很多问题编译时就能发现
|
7
clowwindy 2015-01-10 20:15:17 +08:00
有人有兴趣一起做一个用 Python 开发 iOS 的框架么?
https://github.com/clowwindy/iOS-Python-Project/blob/master/app/myapp/ui.py#L42 |
8
skyline75489 OP |
9
clowwindy 2015-01-10 21:35:41 +08:00
@skyline75489
基于这两个东西改的: https://github.com/pybee/Python-iOS-template https://github.com/pybee/rubicon-objc 上面还需要做一层封装,把常用 Framework 的 API 提供出来 |
10
skyline75489 OP @clowwindy 我先去学习一下这两个框架试试。要是真能用Python写iOS的话就太幸福了,本来指望Swift能够做到Python那么灵活,现在看来还是有难度。
|
11
xuming 2015-01-10 23:03:31 +08:00 via iPhone
@clowwindy 这个项目意义何在?
项目挺有意思的!有几点问题探讨一下。 1.性能问题: 从原理看是将整个python环境打包放到了应用中,最终代码还是解释执行的,在手机内估计效率不会高。另外python的全局性解释锁(GIL)使其不能高效的处理多线程。 2.实用性 Python从来都不是以界面见长的,用他开发界面程序还不如原生开发来的方便 我觉得有两个方向或许更值得考虑考虑 1.用Python的语法写然后编译成原生代码 2.更加方便的将python集成进去,提供方便的相互调用机制 PS:不知道集成python这样的解释性语言的应用能否通过审核 |
12
clowwindy 2015-01-11 03:13:29 +08:00
@xuming
1. 只要不用 Python 语言本身做密集型计算就不会带来性能问题。从我以前的经验来看 CPU 开销大多在苹果的代码栈里,比如布局、绘图、解码,自己写的业务代码没做过这类计算,我们一般在 iPhone 上不回遇到过滤上百 MB 的数据这样的场景。唯一想到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就是 GC 影响动画,可能可以通过修改 Python GC 的时机来解决。 2. GIL 对 Python 的影响一直都被高估了,它只锁解释器,iOS 上只有网络和存储需要在非主线程上跑,这些都是非 Python 代码,不会被 GIL 锁住。 3. 苹果的 Foundation 和 UIKit 我觉得是比较恶心的,处理字符串和数组多麻烦我就不说了,对于网络和持久化,如果能尽量绕开选择替代的 Python 方案,比如网络用 requests 持久化用 SQLAlchemy,也会方便很多,甚至可以用后端的业务模块?界面可能绕不开还是得用 UIKit,但其实只是换了个语言,接口都没变。 4. 开发语言限制已经从 App Store 审核方针里去掉了。 最大的工程大概是根据 Objective-C 头文件生成对应的 py stub 文件以便开发时参照和自动补全。 |
13
skyline75489 OP @clowwindy 做上层API封装具体需要指做些什么?看起来通过Rubicon已经能够使用UIKit里大家熟悉的API了,还有必要再做高层封装吗?我感觉那样的话可能大家倒不会用了。我看了一下Wax的示例代码,也是直接使用的和OC一样的函数名,没有做二次封装。
|